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的庙号起源于哪个朝代?

庙号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指的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祭祀时追尊的名号。古代的庙号起源于商朝时期,如商汤称“高祖”,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殷商帝王的庙号仅有“高祖”、“太宗”、“中宗”、“高宗”四种,要有功、有德者才称为“宗”。

西周至秦代,帝王都没有庙号。从汉代起,又恢复了庙号,历代沿置,称法也更复杂了。汉代以后,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如汉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太祖”就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又特称“太祖高皇帝”。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又称“唐高祖”。“高祖”是李渊死后的庙号。

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汉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与殷商相同,有功、有德者被称“宗”。自南北朝以后帝王称“宗”已经彻底泛滥,到唐代就无帝不“宗”了后世有些无道昏君也尊庙号,如北宋赵佶庙号“徽宗”,南宋皇帝赵构庙号“高宗”,明朝皇帝朱由校庙号“熹宗”,等等。

可见唐以后帝王的庙号已经不像汉代以前那么严格了,不论有功有德或无功无德者,死后都追尊庙号,而且庙号的名目繁多。以唐代为例: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晔。

古代后世之君庙号绝大多数尊“宗”,但也有例外。如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他们都不是第一个君主,也被尊“祖”,这可能与其成就帝业统一中国的功德有关。

可见,第一位君主可尊“祖”,非开国皇帝也尊“祖”。

唐以后也有少数皇帝没有庙号,这是因为他们在位时间太短,唐哀帝李柷、南宋恭帝赵显、元代幼主阿速吉八、清废帝溥仪等。

也有朝代末一个皇帝,亡国后无人尊其庙号,如元代顺帝妥欢帖睦尔等。自唐至明,人们基本上是以庙号来称谓皇帝的。如北宋皇帝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明朝皇帝朱元璋被称为“明太祖”。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guoxuewenhua/5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