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最早出现于汉朝 官员将家门前挂箱子接收

核心提示: 贺卡始于汉代, 当时是木制的, 称为“名刺”。 有许多当官的因为投刺的太多, 为免受干扰, 干脆在门外挂个箱子, 相当于现在的邮箱, 用来接收各方投刺, 称为“接福”。

本文摘自: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叶建中, 原题为《贺卡最早出现于汉朝官员将家门前挂箱子接收》

新年祝福贺卡凝结着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其实古时候早就有了贺年卡。

贺卡始于汉代, 当时是木制的, 称为“名刺”。 有许多当官的因为投刺的太多, 为免受干扰, 干脆在门外挂个箱子, 相当于现在的邮箱, 用来接收各方投刺, 称为“接福”。

到了宋代, 开始有人把贺年之词写到名刺上, 从此名刺开始有了贺年的性质。 南宋人张世南的《游宦纪闻》里记载, 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间“敬贺正旦”的墨迹。 “正旦”就是正月初一, “敬贺正旦”就是现在贺年卡上印的“恭贺新年”的意思。

在古代,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祝贺的习俗, 多用于官场和文人墨客之间的拜年, 而尤以官场应酬最为普遍。 封建社会里, 当官的关系众多, 在新年伊始, 职位或辈分低的, 会向年长或位高的登门拜年。 如果主人不在, 或家有贵宾不便会客, 拜年的人, 便留下红色名片(或印红字者), 上有“登府拜年恭贺新禧”的字样, 以表示亲自上门拜年之意。

由于当时士大夫交游广泛, 如果四处登门拜年, 既浪费时间, 又耗费精力, 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一定要亲自前往了, 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 三寸长, 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 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 代为拜年。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 “宋元祐年间, 新年贺节, 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

明朝人以投谒代替拜年。 明代杰出画家、 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 “不求见面唯通谒, 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憎嫌简不嫌虚。 ”里面所说的“名刺”和“名谒”, 都有现今贺年卡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1981年, 我国邮电部专为祝福新年而发行了贺年邮资明信片(HP)。 1991年12月1日, 又根据市场需求, 开始发行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guoxuewenhua/58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