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末帝孙皓皇后滕皇后简介 滕皇后结局怎样?

滕氏(生卒不详),吴末帝孙皓皇后。父亲滕牧,官任五官署的中郎。

元兴元年(264年),孙皓即位,立滕氏为皇后。父以女贵,滕牧也被封为高密侯,并拜为卫将军,主尚书事。孙皓的后宫美女如云,为讨宠妃欢心,他竟然将所有宠妃都配上了皇后的玺绶。因此,滕氏有皇后之名,而无皇后之尊,地位大降。滕氏因此大为苦恼,整日哭泣。孙皓曾经想废去滕氏的皇后名号,太史令上书,说是从气运历数上看,皇后不能更改。而后孙皓作罢。

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举兵灭吴,孙皓投降。滕皇后和孙皓一起迁往洛阳。卒年不详。

根据史料记载,孙皓滕夫人,故太常胤之族女也。胤夷灭,夫人父牧,以疏远徙边郡。孙休即位,大赦,得还,以牧为五官中郎。皓既封乌程侯,聘牧女为妃。皓即位,立为皇后,封牧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后朝士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而夫人宠渐衰,皓滋不悦,皓母何恒左右之。又太史言,于运历,后不可易,皓信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升平宫。牧见遣居苍梧郡,虽爵位不夺,其实裔也,遂道路忧死。长秋官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而皓内诸宠姬,佩皇后玺绂者多矣。天纪四年,随皓迁于洛阳。

评曰:《易》称"正家而天下定"。《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诚哉,是言也!远观齐桓,近察孙权,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遗笑古今,殃流后嗣。由是论之,惟以道义为心、平一为主者,然后克免斯累邪!

孙皓耽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滕牧屡屡进谏,惹得孙皓十分厌恨,加上滕皇后年老色衰,孙皓曾经想废去滕氏的皇后名号。皇太后何氏因喜爱滕氏,常在孙皓跟前帮着说些皇后的好话,孙皓才作罢。滕皇后虽未被废黜,但孙皓对她却日渐冷落。不久,滕皇后搬进了长秋宫,官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皇后显然成了摆设。

导读:康熙于1791年宣布“固定丁口,永不加税”的养民政策,加上雍正推行“摊丁入亩”,二者等于逐步取消人头税,并将其并入土地税。始料未及,人头税一减,百年间全国人口数量激增二倍以上,由一亿增至三亿,这也从反面说明人头税的效用。局部人满为患肇始于明朝中叶约1500年前后。当时福建、安徽南部等地人均耕地跌至四亩以下,剩余人口开始外流,离开家族及宗法制度控制。这一趋势,对于古典政治制度的破坏是致命的,它宣告:一部分人已进入制度真空,蒸发了。随着人口继续增多,过剩人口和游民也越来越多,形势愈益紧迫。儒教政治又苟延残喘约三百年,至1800年清乾隆嘉庆交际,清算终于来临。此时,全国合计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已不足四亩底线。人均四亩的底线属于古代农业生产承载力天限,是古代农业无法逾越的技术极限。低于底线,人民就会大量饿死,政治制度随之失去合法性。至此,从理论上说,传统社会的经济体系已不能自给自足,建立在农耕经济之上的古典文明秩序已无法维持,结局唯有崩溃。崩溃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国共内战结束。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guoxuewenhua/5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