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做人: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以“哲欣”为笔名,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在《浙江日报》头版连续写了4年专栏。2007年,习近平调任上海后,他的这些文字被浙江人民出版社结集成书,是为《之江新语》。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典故、形象的比喻,告诫官员该如何做官及如何做人,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但这又不是一本纯粹的理论性着作,由于很多文章都是针对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官场生态和新闻热点而作,所以看起来更接近时评。 本刊在全书232篇政论中,按不同话题选取了部分片段,以为大家认识一个更为立体、更为丰富的习近平提供多重视角——他除了会当领导,除了是一名球迷,其实还可以做一名评论员。 面对逆境 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话说得绝对了些。但世上有些事确实是“倒逼”出来的。古往今来,将才良相大都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炼。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出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欠发达地区、工作复杂的地方、挑战性强和困难较多的领域是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部位,也是选人用人应关注的地方。 在困难面前,不应该消极畏难,无所作为,更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坚定信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要视困难为考验,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 如果在压力面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最终将一事无成;如果在压力下奋发有为,做出成绩,那就能得到组织的认可、群众的拥护。 没考上大学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要乐其业,对工作有热情、激情,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当做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和考验,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和水平,在履行职责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中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和乐趣。 人格修养 正确对待名利,正确看待进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力戒浮躁,最根本的是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党内批评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而“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批评则与我们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事,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问题在于往往自病不知,识己更难。一团和气、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团结,而是涣散,也是一种麻痹。只考虑个人得失,不讲真理,不讲原则,对缺点和错误视而不见,甚至姑息纵容,任其发展,必然积小过为大失,从量变到质变。 生活作风 同企业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 有两则小典故至今读来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一则是《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钱俶进宝犀带,太祖曰:“朕有三条带,与此不同。”俶请宣示,上笑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俶大惭服。另一则是《南村辍耕录·缠足》记载:李后主嫔妃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令窅娘以帛绕脚,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不为者为耻也。”这两则典故一正一反,说明了领导人在生活细节上体现出来的态度,决不是小事。 一名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 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这样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同企业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摔跟头,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