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数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何人的发明创造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数字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下面称为“简单数字形式”)以及阿拉伯数字。可是有些时候,当我们在写数字的时候,比如在银行填写钱数时,往往被要求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抬、佰、仟”(下面称为“复杂数字形式”)字的方式来书写。

原因就是,简单数字形式书写出来以后,很容易就会被人更改,比如“一”在上面添一小横就变成了“二”,再添一小横就变成了“三”,如果你买别人的牛,定好的价格是一千元,可是卖家在凭据上动了手脚,一千元变成三千元,你就有苦说不出了。所以为了防止有人通过篡改数字来进行经济犯罪,人们便使用了一种书写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字形与字形之间没有联系的数字来保证安全,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复杂数字形式”。

那么这些数字是什么时间产生的?又是谁发明的呢?

历史上众说纷纭,归结起来大概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明朝初年,以郭桓为首的12名高官及6个部的左右侍郎涉嫌利用空白账本胡乱做假账,篡改数字,修改账目,大肆侵吞钱粮,粮食贪污累计高达2400多万石,这个数字和当时全国秋粮实征总数几乎差不多了。

听到这个消息,明太祖朱元璋怒不可遏,下令严办,将郭桓等涉案的数万人一起斩首示众。同时为了防止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一方面他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酷法令,另一方面又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即把汉字中的简单数字形式改为了难以涂改的复杂书写形式――大写,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金额数字大写的首创。

第二种说法

据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的考证,发现武则天除了把国号“唐”改为“周”以外,还创造出很多汉字,那个时候的石碑上有很多奇怪的文字,其中就有这种大写的数字。《辞源》“贰”字下引顾炎武的话云:“数字作壹、贰、叁、肆、捌、玖等字,皆唐武后所改。”《汉语大字典》“玖”下第②个义项云:“‘九’字的大写。唐武则天时所改。”

另外,在武后之后的一些诗文当中也能见到一些大写的数字,如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有这样的记述:“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柒)捌万贯。”顾炎武在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中明确表露了自己的推断:“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这比起上面的一种说法早了差不多700年的时间。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guoxuewenhua/5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