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衣”与“裳”

中国古代将衣、裳分为各有专门用处的两个部分。《说文》谓“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裳)”,说明了衣与裳并非是一起的。

如果区别开来的话,那么,保护身体躯干者便称为“衣”。

夏商周时期,衣多为交领右衽的形状,衣的衽都在人的右侧。殷墟所发现的跪坐人石刻像,石人所穿的正是这种交领右衽的衣。衣长多至膝盖上下,衣的后裾或长至足部。衣的外面有带系于腰闻。贵族还要在腰带以上的正面部位佩带一块上稍狭而下宽的斧形装饰,称为黼,也有的叫做韦鞯。

比较而言,商朝的衣要狭小些,周朝则以宽大为特征,长度多超过膝盖。周朝衣的袖子除了有些比较小之外,多数都很宽大,与十分宽松的衣相称。周朝的衣在商朝的交领样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衣领由颈下而往偏下的部位延伸。古代文献里说“交领,就形名之也”,应当就是商周衣领的情况。周朝贵族腰间的束带比商朝繁复,多系成蝴蝶结。

商周时期关于“衣”的习俗里面,“衽”是相当重要的一项。衽就是衣襟。据推测,衣襟来源于最初制衣时的习惯。开始时人们将原幅的布不加裁剪,而用来由胸前经右肩绕过颈部,再回转于右腋之下,在腰间环绕为带。这样做可能是便利使用右手操作的缘故。

周朝华夏族的各诸侯国都以右衽为衣的主要特征,而当时的各少数族人则多左衽。孔子曾经十分赞扬齐国管仲帮助齐桓公攘除夷狄对于华夏诸侯国侵袭的重大功绩,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所说的“左衽”,即指夷狄诸国的衣襟样式。

华夏诸国的衣襟在丧服上则是左衽,所以古代的礼书上说“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这是符合当时人们关于生、死问题的观念的。当时的人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要用右手解衣带;人死之后则衣襟改为左侧,表示不再解带。华夏族人右衽的习俗是为当时的社会观念所支配的。

商周时期的衣,为了美化,贵族们常将衣的领和衽的边缘部分镶以花边。这些花边多以颜色鲜艳的布缝缀而成。这样做,既美观,又保护了衣的边缘,使之不易磨损。衣的袖口部分弥为“袂”。

据说,商朝已经有了袂,所以古代文献上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以袂为衣显示其美的重要部分。袂,一般都比较长,在袖口部位作上下垂的两块,犹如后世戏曲服装里的水袖。但是,衣袖太长,不便做事,所以孔子主张“短右袂”,让右边的袂短一些。这显然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

西周春秋时期,衣的形制出现了多种式样。短小的衣,便于穿着者劳作,故常为平民或儿童穿用。这种短衣称为“襦”。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guoxuewenhua/5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