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为何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结束了两晋南北朝的乱世分裂,统一了全国。这时,士族已失去了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的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科举取士制度产生了。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开设进士科,用试策的方法选拔官吏,用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是否录用的标准,改变了那种以推荐鉴定为主的中正推荐制,从而把读书、考试与做官三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一方面为庶族地主阶级参政开了方便之门,使普通的寒士经过努力也可成为达官贵族;一方面又使中央政府从士族手中夺回了选拔官吏的权力。

科举考试的特点即专以考试选拔人才,而不借助地方荐举。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虽亦稍有考试,却以荐举为主,而隋唐以后则专以考试取士。隋唐为我国古代社会选士制度上一大分界线。

科举制度从隋到清,经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guoxuewenhua/5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