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人送称号“江右大儒”,是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在朝为官,后辞官隐居。
罗钦顺这个名字,许多人对此并不熟悉,甚至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但是他却是与“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相等的哲学思想家。王阳明是谁,相信不用多做介绍,大家对他应该都很熟悉。而能与王阳明并列的罗钦顺,自然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氏,公元1465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聪慧机灵,又受到良好的教育,学识出众,才华惊人。
弘治五年,罗钦顺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解元。弘治六年参加会试考试,中一甲三名探花郎。最开始朝廷授任他为翰林编修,入翰林院,不久之后又迁南京国子监司业。在任职期间,与国子监祭酒章懋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
当时太监刘瑾,凭借明武宗的宠信,在朝堂翻云覆雨,搅动时局。刘瑾手握大权,背后又有明武宗当靠山,可以说是横行无忌。他大肆打压异己,铲除忠良大臣,在朝廷上培养自己的亲信,试图将朝堂变成他的一言堂。
在刘瑾的强压之下,许多官员选择了投靠,成为阉党。而罗钦顺因为为人正直,不愿与刘瑾同流合污,于是上书乞休。想要远离是非却不行,最后竟然因此触怒了刘瑾,被刘瑾削职为民。
刘瑾伏诛之后,罗钦顺才得以官复原职,不久又迁南京太常少卿,再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入为吏部左侍郎。
公元1522年,明世宗继位,是为嘉靖元年。嘉靖二年,改礼部尚书,后丁忧归里。嘉靖帝虽然继承的是正德帝的皇位,但是他却并不是正德帝的儿子,甚至不是正德帝的亲兄弟。嘉靖帝是明孝宗的侄子,他有他自己的亲生父亲。
嘉靖帝继位之后,大臣们请求他认明孝宗为父,由此开始大礼议。此后嘉靖帝在嘉靖三年,又强势要求封自己的生父为皇,使得大礼议局势再开。
当时在嘉靖帝的默认和扶持下,以张璁、桂萼等人为首的议礼派,抱团摒除正人,将反对嘉靖帝立生父为皇的内阁首辅及其他阁臣都排除在外,自己掌控内阁,使得嘉靖帝得以心想事成。
这事儿是有违礼制的,于是当时还在服丧的罗钦顺,当即除服,想要维护礼制。但是却不成,皇帝让他就任吏部尚书的职位,也多次推辞不前。随后在同年,嘉靖帝允许他辞职,因此回乡隐居居住。
回乡之后的罗钦顺,排除了公务的繁杂,一心一意的沉浸在学说之中。他潜心格物致知之学,专力于穷理、存心、知性。提倡“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是“气学”的代表人物。
当时与罗钦顺同时期的王阳明,以心学立教,心学蓬勃发展。罗钦顺虽然不认同王阳明的学说,却经常与王阳明往来论道,互相辩驳,直到王守仁去世。
嘉靖二十六年,罗钦顺也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庄,留下《整庵存稿》、《困知记》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