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却发现大营中已插满了汉军旗帜,于是军心大乱,纷纷四外溃逃。汉军乘胜追击,大破赵军,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背水一战” 的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元前 204 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 20 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今河北省井陉山上的井陉关)准备迎战。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主张堵住井陉口,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但大将陈余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
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让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天明时,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却发现大营中已插满了汉军旗帜,于是军心大乱,纷纷四外溃逃。汉军乘胜追击,大破赵军,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战后,将领们问韩信为何采用背水列阵的战术,韩信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如果有退路,士兵可能就会逃散,无法让他们拼命。从此,便有了 “背水一战”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