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_东门之叹――仓中鼠李斯弃尸咸阳



这是唐人胡曾的一首《上蔡》诗,大意是说像李斯这样智商一流的人居然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一直等到大难临头才悔不当初。若以诗艺而论,这首诗没有可挑剔之处,然而若以诗意而论,评述人物,尚属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之作,并没有点出李斯命运的必然性。

我的粗浅看法是,李斯之死,并非其“功成不解谋身退”,而是他的文化性格使然。

所谓文化性格,就是群体经验。战国之时,出于斗争和竞争的需要,各诸侯国争相招纳贤士,养士用客之风大炽。各国士人也审时度势,跻身君王门下,以求仕 进,以智、以能、以才、以谋换取功名富贵。为博取功名富贵,不惜“朝楚暮秦”。 苏秦张仪、李斯等人之心态,莫不如此。然而,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 后,李斯仍然以战国时期的“客”的心态(知识分子心态),看待和对待新生的秦王朝,没有完成由“卖智”到“尽忠”的价值转变。如前所述,李斯的人生启蒙老 师,是两只生存环境不同的老鼠。厕中鼠身处污秽之地,为寻求一饱而担惊受怕,而仓中鼠身在粮仓,不用费心而食之不尽。所以,李斯一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都是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仓中鼠的位置。是与非,错与对,好与坏的标准,都以是否于自己有利,是否能保住自己“仓中鼠”的地位为准绳,因而,尽管李斯为 秦国统一天下竭诚尽力,为胡亥登上帝位出谋划策,为保住高爵厚禄献“督责之术”,但仍然难逃一死。

我之所以说李斯死于其文化性格,是因为李斯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和秦国、秦王朝的兴衰捆绑在一起。从入秦那一天起,李斯就是以打工者的心态对待秦国的政事,尤其是在焚书坑儒和沙丘之变中,李斯的作为,不但断送了秦王朝,而且也断送了自己。

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说什么“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等等。秦始皇听了,当然十分高 兴。但是,齐人淳于越却对周青臣的“面谀”很不以为然,他向秦始皇进谏说:“我听说殷商和 周朝统治达1000多年,分封子弟及功臣作为臂膀辅翼。而现在陛 下您虽统一天下,可是公室子弟们却还是平民百姓,如果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朝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的时候,靠谁来相救呢?”淳于越还 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意思是说,秦始皇要想要将皇位传之于百世万世,就应该向古人学习,分封诸子功臣。

周青臣等人 肯定秦始皇的功勋,淳于越认为秦始皇不及古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秦始皇听来,心里无论如何都不是味儿。其实,分封与郡县之争,在秦刚刚统一六国时 发生过。其时,丞相王绾等人就向秦始皇提起过把秦始皇的儿子们分封到燕、齐、楚的故地为王,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理,朝中很多大臣都同意这种看法,唯独李斯 表示反对。李斯的观点是,周王朝刚刚兴起的时候,也曾经大封子弟,但是后来各个封国之间互相攻击,就连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如今海内一统,普遍设置郡县,对 皇帝诸子以及功臣,只要让他们坐食赋税并重重的赏赐,就可以了。设置郡县,诸子和功臣有禄无权,安享荣华富贵,这样天下就会安宁。秦始皇也认为,过去战乱 不止,都是分封惹的祸,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分封立国,就是自寻战乱。那次的郡县与分封之争,虽然以李斯为代表的郡县派胜出,但是分封派的声音始终没有 停止。这次,便是上次论争的继续。

秦始皇不动声色,把这种议论交给李斯处理。李斯极善于惴摸秦始皇的心思,他抓住淳于越的“师古”言 论大做文章,上书给皇帝说:“古时候天下分散败乱,彼此之间互不服从,所以才诸侯并起,一般舆论都称道古代以否定当代,装点一些虚夸不实的文辞来扰乱社 会,人们都认为自己的一派学问最好,以否定君主的法令。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分辨了黑白是非,使海内共同尊崇皇帝一人;而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却在一起任意批 评朝廷的法令制度,听说朝廷令下,立刻就以自己学派的观点来议论它,回到家便心中不满,出门则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用批评君主来博得名声,认为和朝廷不一 样便是本领高,并且带领下层群众制造诽谤。这样下去而不加以禁止的话,皇帝的权力威望就要大打折扣,私人的帮派也会形成。因此,还是严厉禁止为好。我请求 把人们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都一概扫除干净。”

李斯的建议正中秦始皇的下怀,有了李斯的理论支撑,秦始皇断然下 令,凡《秦记》之外的史书,不是博士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占卜、种植等类书籍,其余的全部焚毁。此后,再有谈论诗书者都要 “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官吏知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命令下达30天之后,若还有人不服从,判处黥刑并罚做筑城苦役。若有想学习法令的,以官吏为老 师。林剑鸣在《秦史稿》中评论说,这一次焚书的最初起因,本是分不分封的问题,而主张分封或反对分封的大臣,都是为秦始皇的长久统治打算,本无根本对立。 但是,李斯借题发挥,最后竟然搞成焚书的结局。所以说,过去有人把焚书看成是秦始皇的主意,这是不对的。从《史记》所记的秦始皇对这两次关于分封的态度来 看,这时的秦始皇还没有昏聩到一听不同意见便暴跳如雷的地步,如果没有李斯从中作祟,推波助澜,秦始皇未必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做出焚书的事来。

在秦始皇时期,李斯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李斯身居丞相高位,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 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然而,正如李斯所担心的那样,盛极必衰,尽管他在拥立胡亥这件事上功列第二,但是他也明白,无论治国才能和政治智慧,胡亥根本无 法和秦始皇相比,秦始皇是把能臣强将玩弄于股掌之上,而胡亥则是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上。特别是秦二世听从赵高的话,残杀公室大臣和皇室诸子之后,李斯对于 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身家性命的安危,更是充满了恐惧之感,深怕这种抄家灭族的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所以,在胡亥即位之后,李斯始终慎言慎行,任凭赵高之流胡 作非为,祸国殃民,从不多说一句,真正做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chaogushi/4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