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王禹简介 王禹怎么死的?王禹的代表作

王禹生于公元954年,去世于公元1001年,字元之,是济州巨野人氏。

王家只是普通的平民家庭,生活清贫,并不富裕。让人佩服的是,尽管生活困难,王家却丝毫没有耽搁孩子的学习。在王禹年幼的时候,就将王禹送去读书学习。“总角之岁,就学于乡先生,授经之外,日讽律诗一首。”而王禹自己也争气,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够书写文章。

年长之后,王禹参加科考,初试不第。太平兴国八年的时候,再次前去参加考试,中当年进士,授为成武县主簿。

主簿的职位低微,基本就是个记事儿的,没什么实权,所以一开始的王禹十分不乐意,觉得自己受圣人教育,却来做这事儿,觉得有些屈辱。他原本是想弃官而去,不受这份屈辱的,但到底还是忍下来了。好在第二年,他就被调任为长洲县令。

长洲是姑苏名臣,景色出众,富庶繁华,俸禄也不低,所以王禹在长州倒是乐得逍遥。他又许多游题之作,都是在长州留下的。

王禹在长州一心想要干出一番政绩,日后好青云直上,曾经写过一首诗表示:“天子优贤是有唐,鉴湖恩赐贺知章。他年我若成功后,乞取南园作醉乡。”王禹有志气是好事,不过可惜的是大环境不允许。

残唐五代以来,军阀割据,豪强并起,土地兼并严重。这本就对普通民众有很大的负担,更何况国家还经常征收天赋。以致于“民力甚虚;租调失期,流亡继踵。”

雍熙三年,长洲歉收,一层层责问下来,王禹也受到责骂。王禹在长洲任县令三年,虽然推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到底还是收效甚微。他自己回顾道:“鞭笞之人日不下数百辈,菜色在面而血流于肤。读书为儒,胡宁忍此?因出吏部考功历,纳资于巨商,得钱一万七千缗,市白粲而代输之,始可免责。”对于长洲任职期间,多有自愧之处。

长洲任期三年满后我,王禹被调回京城。雍熙五年,授为右拾遗。任职期间,心系百姓。经常上奏觐见,劝诫皇帝。

他曾经上奏宋太宗,言北地未平,四夷未附,兵戈未息。而因为多年战争,许多田地还荒芜,没有进行耕种。总之就是说,现在国家还没有那么富裕,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多以希望宋太宗能勤俭节约,息兵养民。同年遇大雪灾,十分自责,上书三谏,提出行之有效的治国之策。

端拱二年,契丹族南下入侵,王禹借契丹入易州,上《御戎十策》,上言“外有五者”与“内有五者”之略。

在这段时期,王禹可以说是政治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提出了许多有所建树的章表。

淳化二年由右拾遗擢升为中书侍郎、捧玉册玉宝,不过后来因为敢于直言,得罪京都巨僧。最终被人诬告,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这次的贬官对于王禹有很大的打击,一时间意志消沉,愁绪满面。心情抑郁之时,最爱写诗言情。所以贬官期间,到成了他诗歌创作的高峰阶段。

至道元年,王禹偁再度被起用,自西掖召拜翰林学士。后因为触怒宋太宗,被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军州事。宋太宗去世后,宋真宗继位,下诏纳天下良言,王禹偁即上《应诏言事疏》。王禹在其中提出了非常多的改革措施,毫不夸张的说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和思想,都是源于此。所以王禹受到宋真宗重用,任为知制诰之职。

后来王禹被任命修《太宗实录》,秉笔直书,无所避讳,见恶于宋真宗,起用仅满一年,又被贬到黄州。贬到黄州不久,王禹不幸染疾。咸平四年,王禹偁奉命移知蕲州,病情加重。到任不过一个月,病死蕲州,时年48岁。

《山村晚饮》

村舍幽幽接古城,暮云酝酿晚凉生。

峰峦正在北窗秀,蔬果更从南亩荣。

院里鸡豚添活力,桌中杯盏漾深情。

主人敦雅客频至,酣饮花间趁月明。

《无雄》

梦入肖邦奏英雄,醒来翠鸟乐苍穹。

乌鸦陋雅休争宠,掠美其能化巨鸿?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lishirenwugushi/5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