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简介 赵武灵王的超前设想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帝王,十五岁登基,国家面临五个国家的觊觎。年少的他出奇谋保住国家,已经显出明君风范。

后来国家也的确在他的带领下步入强国行列,位列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后来他的一个治国思想,不仅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也让国家陷入混乱。这位帝王,就是战国的赵武灵王。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年仅十五岁的赵武灵王继位。魏、楚、秦、燕、齐五国想要趁着新君年幼,国家不稳之时瓜分赵国。五国各率精锐之师几万人,前来参加赵肃侯的葬礼,明说悼念,其实就是想要瓜分赵国,史称“五国会葬”。

面对如此危机,赵武灵王虽然年幼,却表现出了超出年龄段的成熟和睿智。他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姿态,面对五国强军丝毫不怯场,十分强硬。

他下令赵国全境处于戒严状态,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的赵军一级戒备,随时准备战斗。

当然他也不是一股脑向前冲的傻子,在摆出如此姿态的同时,联系夹在秦、魏、楚、齐间的韩国宋国三国联盟形成品字结构,使得秦、魏、楚、齐面临两面和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赵武灵王还派使者携重金贿赂越王无疆,请求越国进攻楚国

越国与楚国是世敌,拿了赵国的钱很高兴的就去攻打楚国了。楚国没有精力在对付赵国,转身面对老仇家越国去了,压力骤减。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燕国,以及受齐国指使的中山国。中山位于赵国版图之内,对赵国影响很大。于是赵武灵王又使金贿赂楼烦进攻燕国和中山,去掉燕楚两个强国,魏、秦、齐受赵、韩、宋挟制也不能在做些什么。如此一来,赵国安危得保。

“五国会葬”危机解决,赵武灵王在国内推行改革。他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显著增长,国力越发强盛。后来他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

在赵武灵王的治理下,赵国步入战国七雄之列,成为战国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但是强盛的赵国,却又因为赵武灵王的一个设想崩乱。

赵武灵王的设想,就是自己在壮年退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这个传位并不代表权利的交接,只是去除国君的称号,代以“主父”(内似于太上皇),仍然保留君主的权利。

也就是说,在赵武灵王的构思中,自己和儿子都是国家的君主、统治者。他让自己的儿子提前继位,为的是分担自己的工作,希望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比如说儿子负责内政,而他则专心的面对赵国对外的激烈战斗。

他想要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希望能将自己的国家带入新阶段。但是这个设想绝对是超前的,不仅不符合当时的政治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还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最后这个设想,将赵国带入严重的内乱之中。

赵武灵王有两个看重的儿子,一个是公子章,帝国最初继承人,另一个是赵王何,帝国最终的继承人。赵武灵王废了公子章的太子之位,而传位赵王何。

废除公子章太子之位的赵武灵王心生愧疚,而公子章又摆出一副无怨无悔的姿态,使得赵武灵王不自禁的想要弥补他。同时赵王何处理内政,公子章随赵武灵王四处征战,更得赵武灵王欢心,于是赵武灵王对待公子章越发优厚,公子章出行仪仗与赵王何无二。

赵王何聪慧贤明,很得朝中大臣支持。眼见着赵王何越来越像一位帝王,赵武灵王却有些不甘放权。一方面出于对公子章的愧疚,一方面来源于自己对权利的不甘心,赵武灵王开始扶持公子章。

公子章有野心,想要夺回本属于自己的皇位。一方面对赵武灵王虚与委蛇,一方面暗中谋划,想要先杀赵王何,再杀赵武灵王。后来他设计想将赵王何和赵武灵王聚集,大臣肥义觉得不对劲,代替赵王何前去。

计谋被识破,公子章杀肥义。赵王何领兵平叛,公子章逃入赵武灵王屋内。那个时候赵武灵王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安的什么心,放公子章入内。

虽然此事得到解决,但是赵武灵王的态度却让赵王何伤心,此后对赵武灵王不再理会。赵王何虽然无杀心,但是公子成却知道此事如此下去不行,于是就帮赵王何解决。

公子成率军围赵武灵王宫室,虽然不敢强杀,但是却不给赵武灵王输送饮水食物,将赵武灵王生生饿死在沙丘宫室。

等到赵武灵王去世,赵王何才得知消息,痛哭一场,厚葬父亲。赵武灵王超前的设想,不仅搭上了自己的命,同时也让国家陷入内乱之中。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lishirenwugushi/5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