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坚持自刎,不肯渡过乌江呢?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项羽自杀时年方31岁,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放弃希望?

项羽自杀原因

心理学家威勒做过一项研究:针对在某次考试中成绩偏低的中学生,询问他们自认为考差的原因何在?学生们的解释可以分为四个“因为”:我笨、我不用功、我运气不好、考试题目太难。就性质来说,“我笨”和“我不用功”属内在原因,跟自己有关;而“我运气不好”和“考试题目太难”则是外在原因,咎不在我。威勒发现,将考差归于内在原因者,自尊心较受打击、有较负面的情绪反应;反之,将它归于外在原因者,则较少上述困扰,显得较轻松愉快。这也是为什么多数人在失败时,喜欢将它归于外在原因的主要“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原因也可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类。“我笨”和“考试题目太难”属于稳定原因,而“我不用功”和“我运气不好”则是不稳定原因。稳定因素在下次考试时很可能再出现,我还是一样笨而题目还是一样难,成功的预期显然就不高。但不稳定因素不见得会再出现,只要自己加油一点、运气好一点,成绩很可能就会进步,成功的预期自然会高一点。威勒的研究证实了这点,他追踪这些学生以后数次考试的成绩,发现原先认为自己考差是因为不稳定因素的学生,成绩有了可见的进步;而当初认为自己考差是因为稳定因素者,成绩则没有什么进步,甚至每况愈下。

项羽在回答乌江亭长时说过“无颜见江东父老“和“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话。

“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句话表示他的自尊心很强,这种人喜欢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在因素———不是“用兵之罪”(自己用兵失误),而是“天之亡我”(上天的意旨)。但老天的意旨是不会改变的,它也是个稳定因素,项羽将自己的失败归于这个稳定因素,那他对未来的期望就会变得很低,在缺乏东山再起的强烈动机下,“提早退场”就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如果你想让心情愉快,那就要将失败做外在归因;如果你想东山再起,那就要将失败归于不稳定、可改变的原因。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ww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chaogushi/4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