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先生讲《秦始皇》不时会发挥一下,比如,秦始皇统一文字是千年共识,王立群先生想标新立异一下,说秦始皇统一文字没成功。
王先生在《秦始皇》下册42页说:“虽然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但是却没有成功。由于他以战胜者的骄傲,采用了落后的秦国小篆来统一文字。小篆虽然整齐华美,却不便书写。所以,虽然秦始皇强力推行,小篆却没有推广开来,最终是汉代的隶书统一了文字。一种先进的书体一旦形成,它就拥有无法抗拒的力量。”
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王立群先生举证如下: 第一,汉代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序》中写道:“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许慎的说法一定有他的文献依据。”加之秦始皇的石刻都是小篆,所以,小篆必定为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 第二,出土文物显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已经出现了不少用隶书书写的文字。比如“在青川木牍里,已经出现了不少用隶书书写的文字。青川木牍的书写时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早了80年。秦始皇、李斯为什么不用便于书写的隶书来统一文字,而要用难写难认的小篆呢?因为秦始皇有追求形式唯美的心理倾向。可是,秦始皇、李斯不懂文字规范从简、从俗的两大基本原则。违背文字的基本原则单凭战胜者的强权,注定要失败。”
王立群先生的结论对吗?当然不对。逻辑混乱,谬论而已。
让我们来看一看王立群先生混乱的逻辑:因为李斯的刻石是小篆,所以秦始皇必然是用小篆统一文字,由于小篆被隶书取代,所以秦始皇统一文字没成功。
这条逻辑链很简单一共只有四个环节,可是第个环节王先生就错了。李斯的刻石是小篆吗?错!在李斯书写的时候并不是。小篆是300年后经过发展完善,由后人总结而命名的。《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东汉人,《说文解字》成书大约在公元100年,即秦始皇统一文字300年后。误信许慎的说法得出李斯用小篆刻石,这本身就错了。再由此得出秦始皇用小篆来统一文字,那是错上加错。
我们退一步来设法弥补王先生基础就错了的逻辑链。假设李斯刻石时,这种字体已经被命名为小篆,是否能得出秦始皇用小篆来统一文字?也不能!
文字与字体不是同一概念,统一文字不必统一字体。这是又犯了个混淆概念的错误。秦始皇可不可以什么标准也不提,只要求统一文字的笔画和结构?是可以的。秦始皇有没有可能以隶书作为标准来统一文字呢?也是可以的。何况至今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秦始皇曾下令用小篆来统一文字。也没有任何史料显示秦始皇下令只准用小篆写字而不许用其他字体。
当一个前提可以推导出多个结果时,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崩溃了。王先生的第个环节又错了。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王先生所谓“战胜者的骄傲”,“战胜者的强权”等等形容词,是不是显得很可笑?
我们再看王先生的第个环节,小篆被隶书取代了吗?王先生又错了!稍微有点文字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小篆和隶书一直是因用途不同而并行存在的,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的承袭关系。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前后,小篆用于官方的正式碑刻与文告,隶书用于日常手书或正式文告的草稿。这就如同英国王室的文告都是用精美的花体,百姓的手书用简体一样。青海出土的“新朝虎符石匮”,是王莽初年的文物,上面有22个字是小篆。为什么不是隶书?隶书不是已经在汉代很流行了吗?那是因为该虎符石匮是皇帝设立西海郡的正式信物文告,自然不会用常人手书的隶书。
在秦代,多种字体并行使用的情况很普遍。古人归纳秦代字体有八种:“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这八种字体并非秦人闲着没事钻研书法,而是因用途不同,书写工具差异而成。比如刻在兵器上的字由于金属坚硬刻写不便,就行成了较少曲折的“刻符”体。李斯刻石用的是官方正体,演变完善后被后人称为“小篆”。官吏用毛笔书写公文,由于时间紧书写量大,便较正体有所减省,这就形成了“隶书”。随着书写工具的进步,秦篆八体中有些字体不再用了,有些字体则始终延续。小篆和隶书就是这样。汉代隶书盛行,但小篆也一直用于玉玺、官印、名章。至唐宋隶书衰落楷书、行书盛行,小篆也还一直在印玺名章中使用,直至今天。
因青川木牍有类似隶属的字,就得出结论秦始皇自大不用,因汉代隶书流行就得出结论隶书取代了小篆,属于认知能力低下,学术功底浅陋。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王先生的第个环节。我们再退几步,假设秦始皇确实下令以小篆来统一文字,又假设隶书确实是替代了小篆,能够得出秦始皇统一文字没成功?还是不能!
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文字?因为当时六国的文字差异很大,笔划多少不一,偏旁部首不同,字体结构各异,无法交流,所以要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第一是明确了汉字的方块字特征,第二是统一了结构和笔划。从刻石我们可以看出,李斯撰写的碑文,每个字都成方形,并基本占据相同的空间,文字特征很鲜明。这一特征经秦始皇制定后一直流传到今天。毫无疑问秦始皇统一文字是成功的。
反过来我们看王先生的谬论,隶书取代小篆统一文字就没成功。那隶书流行了300年又被楷书、行书取代,你是不是该说到了唐宋我们的文字还没统一?看了一块石碑的字体与一般人的书写不同,就得出文字统一没成功。天安门纪念碑是楷书,王先生一看学生的作业竟然不是楷书,是不是也应该大声疾呼直到现在我们的文字还没统一吗?可笑至极!
王先生一条四个环节的逻辑链,四个立论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彼此之间没有一个逻辑关系接得上的,真是令人汗颜。
我有时为了核实某段内容,从网上调百家讲坛的节目看,看着王立群先生把明显错误的东西讲得理直气壮慷慨激昂,真是有点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