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鹿之战

钜鹿之战”是秦末战争中,打击秦国军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在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于临济击败魏军,于定陶战胜楚军。定陶之役,项梁战死,章邯认为楚国主要军力已被击灭,楚地已不足为患,因此挥兵北上,转而攻打赵国,将赵王及20万兵将包围在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赵国兵力弱小,不敢出兵正面对决,于是遣使到楚国求援。楚国虽然刚刚在定陶一役中战败,国力尚未恢复,但若不救赵,秦国可能更容易将反秦势力各个击破。因此,楚国还是决定出兵援赵。楚怀王派出宋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次将,率兵5万往钜鹿出发。

宋义的军队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时,突然改变计划,停军不进。宋义的策略不外乎是让秦、赵相斗,而赵可坐收渔翁之利。时间过了一个半月,次将军项羽晋见宋义,建议楚军发兵。定陶之役战亡的项梁就是项羽叔父,项羽为报仇雪恨,急欲攻打秦军。当然,他的战术策略也很道理,他说:“秦围赵急,宜急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兵必矣。”然而宋义并不接受项羽谏言,不但讥笑他有勇无谋,还传下命令,军队中如有“猛如虎,狠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项羽看出这道命令是压制自己而来,他对宋义的决策及作为感到失望而愤怒,因此杀了宋义。宋义死后,楚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主帅,率兵救赵。

当时项羽率领的楚军数量远远少于秦军,而各方诸侯军队虽然前来相助,但都畏惧秦军威力,只是屯兵于外围,不敢出战。《史记》中记载:“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是年12月,项羽亲自率军渡河,他下令将炊具打破,将船只凿沉,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明决一死战的意志。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与气势发挥了强大的效用。当时楚军士兵个个变得勇猛,无不“一以当十。”因此在两军交战中,九战九捷,以少胜多。而秦将章邯战败后,往棘原退去。各国派来的援军此时看到项羽率领的楚军大破秦军,都感到敬服,纷纷归顺项羽。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前)6月,项羽与蒲将军分别大败秦军于淤水和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县西南)。秦将王离被俘﹐苏角被杀,涉间自焚,而章邯、司马欣董翳则投降楚军,钜鹿之战结束。

钜鹿之战的结果,颇令人意外,这么集权的中央、这么强大的军队,怎么说败就败?历史的剧情发展就是这样经常令人错愕、不解。

当年秦始皇兵征天下,六国臣服的威风场景,还深刻地印在观众脑海,然而没过多少时间,钜鹿一役战败后,秦王朝步入灭亡的丧钟俨然已经响起,仿佛秦朝这出戏的帷幕还没完全拉开,戏台灯光就渐渐暗灭,而待众人的目光再度聚焦时,舞台那边汉帝国的故事已经上演了。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chaogushi/1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