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话:秦始皇陵是否有防盗机关

定陵,北京十三陵之一,埋葬着明代第13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万历是他的年号,神宗是他的庙号。在位48年的他是明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定陵也是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的巨大陵园。1956年,文化部文物局、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调查组共同组成考古工作队,对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

清理陵墓隧道时,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金刚墙,难道地宫的门是铜水浇铸的?第二年的9月,隧道里的填土全部清理完,一道大明砖砌起来的金刚墙横在隧道的尽头。墙中央,是一个“圭”字形的门。门上的砌砖,没有用灰浆,是干垒起来的。所以铁水铜汁并不存在。

一位憨直的民工听说鸡血可以避邪,能躲墓中所谓的暗器,还在开门前特意宰了两只公鸡。城砖被抽出的一刹,一股黑色的浓雾从洞中喷射而出。紧接着又发出“哧哧”的怪声,一股霉烂潮湿的气味弥漫。不过别紧张,这不是毒气,而是地宫内三百多年积聚的腐烂发霉物质的气体。

待气体散尽,“圭”形门被打开了,地宫里面有没有毒气、飞刀暗箭?考古队先扔了只鸡进洞,但鸡叫着从洞口飞出来跑掉了。因为洞口亮,鸡不往黑处飞。无果的试验给未知的发掘更增添了神秘色彩。金刚墙上黑幽幽的洞口,深不可测,犹如猛兽凶残的嘴,正在静静等待送上门的猎物。

进入大门后,又有人大喊一声“有飞刀!”众人把手电聚向他所指的门框上方,只见无数条亮晶晶的锥形物体悬挂在头顶,如同出鞘的宝剑,直冲地面。因为雾气缭绕,看不清真实面目。待到汽灯点燃后,不禁又让人哑然失笑。原来由于地宫封闭日久,内中充满水气,门上的青石在水气的浸蚀中碳酸钙逐渐溶解,随着水滴一点点流淌下来,日积月累,终于形成宝剑状的“钟乳石”,漆黑幽暗的环境看去,确像是一排倒悬的飞刀,令人发生种种遐想。

地宫是由五座极其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组成的,全部是石结构。在地宫内发掘出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汉白玉石神座及棺、椁等,座上有五供(香、花、灯、水、果)桌、万年灯(装满香油的大青瓷缸,里面有灯捻)。同时出土了大量随葬的精美金、银、珠、玉等物品。各殿之内,没有发现其他所谓防盗的各种机关。

定陵的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帝陵的首次科学考古。1959年10月,定陵被辟为博物馆,正式开放。成为北京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chaogushi/1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