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顺了清朝的耿精忠为何却被凌迟处死了呢?

耿精忠

的爷爷耿仲明,原本是明朝将领毛文龙的手下,毛文龙袁崇焕擅杀后,他便和孔有德一起投降后金。耿仲明为后金立下赫赫战功,从而被封为靖南王。他去世后,儿子耿继茂(耿精忠之父)承袭爵位。

到了耿继茂这里,清廷对其并不十分信任,所以为了获得信任,耿继茂积极帮助清廷攻打南明。不仅如此,耿继茂的儿子耿精忠,还入京迎娶了肃亲王豪格的女儿,相当于是留在京城做人质。后来,耿继茂去世,耿精忠便承袭了靖南王爵位。

虽然这些藩王为清朝立下不少战功,但对于皇帝来说,他们始终是个威胁。所以当除掉鳌拜之后,康熙就决定削藩。在这件事上,平西王吴三桂的反应最为激烈,他立马决定起兵造反,同时拉拢其余藩王。

其中,平南王尚可喜不愿参与,主动告老还乡。而当时仅二十多岁的耿精忠,因年轻气盛,经不住诱惑,便决定响应吴三桂,与他一起干一番"大事业"。为了能够成就这番"大事业",耿精忠可没少出力。

不过在这件事上,耿精忠并没有坚持到最后,而是中途就重新归顺了清朝。甚至耿精忠还帮助清廷镇压藩王,并剿灭了郑经军队。这样来看,耿精忠也算是将功折罪了,就算最后朝廷不嘉奖他,也说得过去,可为何他却被凌迟处死了呢?

我们来看整件事的过程。当时率先发现耿精忠有问题的,是福建总督范承谟,他原本打算一边通知朝廷,一边调兵预防。谁知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对方控制了。耿精忠控制福建后,他要响应吴三桂造反的事实,也就瞒不住了。

康熙当初决定要削藩,就做好了藩王会造反的心理准备。吴三桂造反,康熙并不意外,可耿精忠硬是要来插一脚,这就令康熙很头疼,于是他先派人去劝说耿精忠,让他别来掺和,如果及时醒悟,并能带兵去剿灭郑经的话,朝廷将既往不咎。

可耿精忠哪里听得进去,当时他持续带兵进攻,已经先后攻陷浙江江山、平阳、金华、义乌等地,又攻陷江西石城,安徽徽州、祁门等地,队伍一度扩大至十余万。在这种情况下,耿精忠哪里听得进朝廷的劝降。

然而,就在耿精忠,对此次造反之路充满信心的时候,他们却出现了内斗。这些藩王虽然团结起来造反,但谁都想分到最大的一块瓜,所以为了地盘开始内斗。耿精忠和郑经,就因为此事打了起来。

康熙知道后,认为机会又来了,于是命康亲王去围剿耿精忠。耿精忠军队军饷匮乏,加上之前进攻时沿途暴虐,已经失去了民心,所以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没有办法,耿精忠只能屈服,重新投降清朝,并表示愿意协助清廷镇压藩王。

为了得到清廷的信任,耿精忠这次很卖力,他率军先后剿灭了郑经军队,以及后来响应了吴三桂的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军队。耿精忠的及时反正,令康熙是大松一口气。既然他已戴罪立功,为何康熙还会处死他呢?

原来,就在耿精忠戴罪立功后不久,他的手下就站出来揭发,说他仍有谋逆之心。当时三藩之乱还未全部平息,康熙就没有要耿精忠的命,只是以"负恩谋反"为由将其夺爵下狱。

直到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大学纳兰明珠上奏称:

"精忠负恩谋反,罪浮于之信。"

就是说耿精忠忘恩负义,背叛朝廷,蓄意谋反,他的罪名实则大过尚之信。于是,康熙便下令,将耿精忠及其心腹等凌迟处死。耿精忠的事情说明,历朝历代,皇帝都不会喜欢反复无常的小人。留着你,可能因为你暂时还有用,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就必死无疑。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mingchaogushi/4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