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记载,北周的天元皇帝骄侈弥甚,务自尊大,无所顾惮,国之仪典,率情变更。他常常对大臣们说,自己就是天,并自带绶,冠通天冠,加金附蝉。
为了突出自己,他下了道三不许指令:大臣们不许用绶带,不许在帽子上插金蝉,不许官员的姓名中有天、高、上、大的字眼。假如官员的名字中有了这些字眼的话,官名有犯,皆改之,譬如改姓高的人为姓姜,等等。
政府还颁布圣旨:令天下车皆以浑木为轮,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墨妆。除非是皇宫里的女人,民间的女性一律不许打扮得忒漂亮。车轮必须用浑木做,女性不许施粉黛。
真不知道,这些国策,让公务人员怎么去监督实施?然而,历史上确确实实地存在过。
孟森的《明史讲义》中记载,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农民之家,允许穿细纱绢布,做生意的家庭,只许穿布衣裳;农民之家,只要有一个人做生意的,也不许穿细纱。
细纱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穿的,只有纯粹的务农之家才能穿,商人再有钱,也只能穿布衣裳。在那时,农民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话,还有什么能力买细纱绢布呢?农民皇帝出台的这个政策,真够雷人的!
其实,在封建专制的古代历史上,另类的政策,虽然层出不穷,但是,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神马都成浮云,只有得到百姓认同拥护、推动社会进步的政令,才是治国的长久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