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血洗湖南真相 朱元璋为什么血洗湖南

  朱元璋血洗湖南了吗?对于朱元璋血洗湖南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很多人认为朱元璋血洗湖南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并对此深信不疑。

  关于朱元璋血洗湖南的说法虽然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大致是一样的,即明初时期,湖南地区之所以百姓稀少,是因为朱元璋下令大肆屠杀湖南百姓导致的,而后强行下令邻省的江西人迁移到湖南。关于朱元璋屠杀湖南百姓的原因,更多的说法是朱元璋为了报复湖南百姓对朱元璋死敌陈友谅的支持。明代江西人迁移至湖南是确有其事的,不过朱元璋血洗湖南的传说是不是真的呢?

  先从湖南之得名说起。唐广德三年(公元764年),朝廷将江南西道划出部分地盘设置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北宋初设荆湖南路安抚使,领七州三十七县。元朝设湖广行省,范围大致包括现金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大部分地区及湖北的江南部分。元代今湖南范围内有十四路三州及两个宣慰司,已无湖南之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行省,设布政司(民间习惯上仍称“省”),此时的湖广布政司只包括如今的湖南、湖北两省,范围相对元代小了许多,更无湖南之名。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至此才独立建省。所以从地名来看,元末明初断无朱元璋血洗湖南之说的。

  再来看看朱元璋和湖南有什么深仇大恨,使得他龙颜大怒,大肆屠杀湖南百姓?

  元末时期,天下大乱,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下逐渐形成了几大割据势力。南方地区能与朱元璋逐鹿天下的主要是陈友谅张士诚两大集团,陈友谅势力范围主要在今两湖、江西、安徽的长江两岸附近地区,张士诚则纵横江浙一带。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356-1367),朱元璋采取先西后东,先弱后强的战略方针,先后消灭这两大势力,统一江南。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争可谓残酷,主要战役有安庆、江州(今九江)、洪州(今南昌)以及武昌之战。战场地点主要在今安徽、江西及湖北一带,至于今湖南地区作战规模则小得多,朱元璋本人也没有率军进入湖南境内。如果按朱元璋血洗湖南以此来报复湖南人这一逻辑,朱元璋更应该血洗江西,或者是血洗湖北。

  不过朱元璋血洗湖南的说法也是事出有因。元末明初,天下纷扰,兵祸不绝,生灵屠炭。朱元璋在肃清陈友谅主力后,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派大将徐达会合杨璟诸部经略湖广行省所辖荆湘诸路,克潭州(今长沙)、衡州(今衡阳)、湘乡、宝庆(今邵阳)及永州等,清除陈友谅和元朝残余势力。

  经此兵燹,湖南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一个比较极端的证据是湖南常宁县志的记载,早在宋代崇宁五年(1106)该县已有九万九千余人,但是到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的统计仅剩五千八百余人。这可以说是战争“血洗”之例证,但并非朱元璋特别报复湖南所为。

  朱元璋血洗湖南传说的真正历史渊源与朱元璋脱不了干系的另一历史事件的以讹传讹,即朱元璋“血洗胡、蓝”,也就是“胡蓝之狱”。湖南方言中“胡”、“湖”同音,“蓝”、“南”不分(声母L、N不分)。“胡、蓝之狱”中的牵起的血雨腥风,直到今天,人们仍然闻之色变,听之胆寒,以至于洪武年间的“血洗胡、蓝”误以为是“朱元璋血洗湖南”。

  朱元璋出身贫寒,投奔红巾军后依靠所谓“淮右集团”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经过十多年的东征西讨,统一南方,定都应天,建立明朝。为稳固江山,建立绝对皇权,加上朱元璋性格刻薄寡恩,阴鸷毒辣,朱元璋对几乎所有有功之臣大开杀戒。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族诛左丞相胡惟庸,同时对与胡来往密切的官员抄家灭族。后来朱元璋又屡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的罪名被下狱被杀。就连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太子之师宋濂全家也被流放到四川,宋病逝于贬途之中。“胡狱”牵连十年之久,株连被杀多达三万余人。

  “蓝狱之案”的主角蓝玉是开国元勋,其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平定四川、云南,大破北元后,晋封凉国公。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蓝玉以谋反罪名被朱元璋处死,株连被杀人数多达一万五千余人。除了“血洗胡、蓝”以外,朱元璋还以各种理由诛杀其他功臣,比如刘伯温徐达等人。开国功臣中得以善终的也只有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89年)告老还乡的汤和一人。

  所以,朱元璋血洗湖南的民间传说实为朱元璋“血洗胡蓝”的讹传,朱元璋血洗湖南的历史事件也完全是子虚乌有,这个锅朱元璋不背。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mingchaogushi/2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