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错了,吴三桂宁可背负千古骂名,引清兵入关,竟只为复仇!

人们在讲到清兵入关的时候,总会把吴三桂当作一个焦点人物来看待,甚至还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出来搞历史推演,假如没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当时的清军实力和大明的实力对比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都在试图证明如果当时守城的不是吴三桂,也许历史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然而说到底历史是不能够被假设的,也不会因这些所谓专家学者的意淫而发生丝毫的改变,其实说到底,在当时的条件下,一边是黑暗腐朽,一边是摧枯拉朽,清兵入关本来就是必然,只是存在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支撑大明王朝运转的整个官僚体系已经是腐朽到了极点,整个国家的运转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纵然有崇祯皇帝在那里撑着,但也是独木难支。更因为错杀袁崇焕使得大明王朝的官员都对这个朝延已经麻木到了极点,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意掏出腰包以解燃眉之急。这是看似庞然大物的明王朝迟早要轰然倒地的必然历史宿命,那就是从上到下太黑暗了。

从当时的国内情况来看,大家都知道当时明政权面临的不仅仅是外患,而且还有内忧。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内忧显示是更甚于外患的,因为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而南方的张献忠也有可能给明王朝以致命一击。

从当时的战场实情来看,虽然吴三桂在那里守着,但是其实无论换哪个将领在那里守着区别都不是太大。区别仅仅在于清军何时能够入关。而且如果清兵不从吴三桂的守城处入关,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入关。而后人在研究时显然是太过去纠结从吴三桂这里打开突破口,而对从其它地方入关却明显的忽视了,毕竟此前清军的铁骑就曾多次在皇太极的率领下从长城杀进过中原甚至还打到了现在的山东济南。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当时的山海关。面对外有清兵、内有李自成这样一个水深火热的形势,其实已经在相当多的明朝士大夫中有过讨论,那就是到底是引起义军去抗清兵,还是引清兵来剿起义军。这已经堂而皇之成为官场上热议的现实话题,作为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自然也不可能没有考虑。但崇祯皇帝没有接受李自成提出的条件,随后李自成杀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这使得引起义军去抗清兵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可能。彼时的吴三桂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那就是他的一家老小此时被控制在了李自成的手里,特别是里面有他的爱妾陈圆圆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mingchaogushi/2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