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威严和大气能在世界史上绝无仅有 因为这个?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人的封建王朝,它宁折不屈,铁骨铮铮,把古代圣贤所推崇的道义诠释的淋漓尽致。存世三百年(包含南明和台湾郑氏)不和亲,不割地,不称臣,不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其浩气长存,让人万分敬仰。其中也有诸多令人惋惜的事,但瑕不掩瑜,仍然威严霸气,接受四十多个国家朝贡,册封二十二个藩国。在世界史上也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如此威严、大气、强大的国家,肯定有一支强悍的军队作保障。

一个朝代的整体军力如何,与他开国时的皇帝、将军和军队有很大关系。因为它们有着前车之鉴,好的坏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眼光独到,判断准确的朱元璋从小穷苦,性格坚韧 。二十四岁参加起义,三十九岁消灭各地割据势力,扫平天下。期间被他击败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和王保保,个个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英雄。十几年的金戈铁马,锻造一支无坚不摧,军纪严明的军队。明初的将军,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付友德,蓝玉等,现在听起来仍象神一样的存在。他们带的军队,攻城略低,无坚不摧,军纪严明,来去如风。

明初军队在三十多年内,没有任何对手。往往敢用少量军队进攻比自己多数倍的对手,基本都能够以少胜多,最次也能打平。大将领兵从来没有超过十五万,往往都是一二万。除了能打陆战,也能在水上打,能攻坚城,敢用步兵收拾蒙古人的骑兵,敢与蒙古人在草原上打野战。明军的特点在于将领的领兵方式,速度快。敌人还没准备好,明朝的军队就开始打了。经常一天能追击几百里,打不过也跑不过。这就导致明朝的敌人很被动,总是被迫迎战。由于明朝军队战斗力很强,即使敌人准备好了也敢打。而且也具有长途奔袭的能力,蓝玉率军深入大漠彻底消灭了黄金家族。使北元灭亡,蒙古各部再次分裂,北方的威胁得以消除。

洪武后期,出于不相信武将的因素。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藩王,以防范北方蒙古人。这些藩王手握重兵,其中燕王和宁王,拥兵最多。朱元璋死后,燕王发动“靖难”最后成功,是为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朱棣生于战火中,少年时耳闻目染,喜欢打仗。二十一岁被封为燕王镇守北方,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皇帝。

在对蒙古的征战中,由于火器对蒙古人的打击效果很好,因此它的使用率提高了。明军还专门组建了神机营,一律带佩刀,执火统。在靖难时朱棣收服了宁王的朵颜三卫,那是一支很强悍的骑兵部队,不到两万人但确实是一支劲旅。他们全部都是蒙古人,被明朝优厚的待遇吸引过来的,作战冲锋在前,断后在后。后来他们编入三千营。最后一方面就是挑选勇敢的步兵编入五军营,五军营人数最多。

三大营配合作战是无坚不摧的。朱棣五次率领三大营北伐,把蒙古高原上的鞑靼和瓦剌都打败了。三大营配合作战一般都是神机营站在最前面,三千营在中间,五军营在后面。蒙古人的骑兵部队很远的来了,他们一般边跑边射箭。但火统的射程比他远的多,一般神机营等到蒙古人进入射程就全营一阵炮轰。当神机营进入弓箭射程时,便迅速撤到两边。三千营此时再冲出去,把已被乱枪轰得晕头转向的蒙古骑兵杀得斗志更无。最后,五军营的步兵拿着长兵器冲上去,把那受伤的、来不及逃得或者在战场上迷路的敌人全部消灭,再集中兵力追击敌人。

朱棣在位期间七下南洋,征服安南,五征漠北无一败绩,全部都很成功,只可惜最终自己也死在征途中。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mingchaogushi/4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