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西王张献忠劫掠全川的宝藏究竟藏于何处

本文:《环球人物》2010年第34期,作者:张建斌(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原题:《寻找张献忠宝藏三百年》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因被认定为破解大西王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

1646年,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便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停止过。在传说中,张献忠将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成都附近某处,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

2010年11月底,距四川彭山县城仅两三公里的江口采沙场传出消息:有人在附近江中挖出一只重12斤的黄金盘。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传说中的张献忠巨额财宝再露端倪。

劫掠全川之财

张献忠生于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延安人。据《明史》记载,他身材魁梧,脸形稍长,面色微黄,留着及胸的长胡子,声若巨雷,人称“黄虎”。他性格桀骜不驯,在延安府当捕快期间,就屡犯军法。1630年(明崇祯三年),恰逢明末乱世,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张献忠在家乡米脂追随王嘉胤起事。王死后,他改投高迎祥,和李自成同属一股起义军。不久,张献忠与李自成因故分裂,李自成进攻黄河流域,他则率部进攻长江流域。

随着起义力量的壮大,李自成称“闯王”,张献忠则自称“八大王”。张为人极其狡诈,明朝对他软硬兼施,先是许给他高官厚禄,期冀招抚;后又对他多次围剿。每到危急关头,他就诈降,度过危机后则再次反叛。明朝政府根本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当皇帝。

1643年,张献忠攻下武昌后称帝,建立大西政权。清朝文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说,他将楚王(朱华奎)塞进竹轿,抛入湖中溺死,自己则“尽取王宫中金银上百万,载车数百辆”。

次年,张献忠带兵入川。在天府之国,他干了两件让自己留下恶名的事,一是杀人,二是掠财。

据说,张献忠攻陷成都后,部下报粮草不足,他便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最困难的问题――杀人,杀百姓,杀伤兵。成都有一块《七杀碑》,记录的便是他的杀人如麻:“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除杀人外,张献忠更以“劫掠”出名,劫掠对象由皇室官绅发展到普通百姓。清人刘景伯在史书《蜀龟鉴》中记载,张献忠从各州郡的富商大贾处掠取的钱财,少则数千两黄金,多则上万,拿到钱后还会杀人灭口。其行为之暴虐,可谓空前绝后、毫无天理与人道可言。

同时,他还对抢掠所得财产进行严格的控制,立下规矩:部下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如此一来,整个四川之财尽归张献忠一人。据史书记载,崇祯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户”。他曾在成都举办斗宝大会,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富有:24间屋子摆满奇珍异宝、金锭银锭,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

有历史学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张献忠至少拥有千万两白银。按明末一两白银折合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0元人民币计算,在那个年代,他拥有相当于现在30亿人民币的财富。

宝藏沉于锦江?

有人说,人生最可悲的事,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对敛财有着近于病态狂热的张献忠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如此短暂。1646年,清朝肃亲王豪格吴三桂率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11月,张献忠部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清将雅布兰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巨额财宝竟自此和他一同消逝。

这笔宝藏是藏于锦江水底?埋于青城山下?还是隐于芦山县城(隶属于今雅安市)?人们的猜测不一而足,其中最让人们信服的藏宝地,就是锦江江底。

据《明史》记载,张献忠在被迫撤离成都前,干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让部下在锦江筑堤,抽干江水,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出数丈深的大坑,将劫掠来的财宝全数倾倒其中,再重新决堤放水,将大坑冲平、淹没,以此掩人耳目。后来的史书《明纪》,也一字不易地抄录了这条史料。

《彭山县志》上对张献忠宝藏的下落则另有说法: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因为旱路已被清军封阻,他只得改道由水路出川,但船队沿锦江刚行至彭山县江口境内,便遭到当地的地主武装杨展部队的袭击,几乎全军覆没。张献忠不得已退回成都,许多满载金银的木船则沉没于锦江。更有人说,张献忠的船只是自焚,杨展的幕僚费密在《荒书》(著于清康熙年间)中也记载:“杨展先锋见贼焚舟。”张献忠为何自己烧了船只?这无疑为“江口沉银”之说又添了一层神秘面纱。

民间流传的第三种说法是:张献忠自知兵败,撤离成都前,提前让手下做了许多木筒,将银锭灌藏其中,投入锦江,使其顺水漂流,准备在狭隘处打捞。可惜途中遭到杨展兵马的埋伏,尚未来得及打捞便兵败如山倒,那些木筒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沉于江底。

还有一个传说也流传甚广:张献忠兵败成都时,十几艘大船沿江顺流而下,在彭山境内被清军预先埋设的铁链拦住。押运船只的将士眼看不敌清军围攻,纷纷凿沉船只,登岸而逃。清军早就知道张献忠有大量金银要从成都运走,以为截获了运宝船队,欣喜若狂,可当他们登上那些尚未完全沉没的大船,却发现其上装载着的全是石块。这无疑是张献忠使出的障眼法,真正的财宝早就沉于江底。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江口沉银”最为可信

无论哪种说法,都指向张献忠将所掠财宝沉于锦江之中,地点就在江口附近。而这,为后人沿江寻宝留下了无尽的空间。

300年间寻宝热不断

对于张献忠留下的巨额财富,后人垂涎已久。从清朝到民国,从朝廷、官员、将领到地方军阀、普通百姓,无不对此津津乐道。

传说中,最早得到张献忠宝藏的人,是杨展。查证史书可得知,那场发生在江口的战役确有其事,交战双方便是张献忠与杨展,前者大败,后者胜。基于此,后人猜疑,张献忠江口沉银被杨展所获。根据费密在《荒书》中的记载,杨展起初并不知道沉船中藏着什么,后来,一个渔民将其打捞上来,数万两金银才尽归杨展所有。

另一种说法来自清朝沈荀蔚所著史书《蜀难叙略》。据说,当年张献忠焚舟之时,一位幸存船夫投奔杨展,据实相告,杨展于是针对木筒特点,命部下用长枪在江中打捞,一旦发现木筒,便将其钉住、拖出。杨展是嘉定人(今四川乐山),在整个四川因战乱饥荒严重之时,唯有嘉定富庶稳定,时人在称赞杨展时也说“蜀为赖之”。后人因此推测,杨展正是靠着打捞上来的飞来横财,才做到这一点。

清朝占领四川后自然也不会放过对这笔财富的搜寻。《彭山县志》记载,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冬,一位捕鱼人在锦江中打捞起一把刀鞘,消息传到总督孙士毅耳中,孙立刻派人赶赴江口,经过数日打捞,终于打捞起万两白银及大量珠宝玉器。

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呈请寻找这笔财宝,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捉襟见肘的咸丰皇帝于是命令成都将军裕瑞“悉心访察,设法捞掘,酌量筹办”,最终却一无所获。

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消减人们对财富的追寻和渴望。民国时期,一位姓杜的清朝遗老因犯案走投无路,受到曾任四川省府秘书长的杨白鹿接济,在杨家一住就是几年。为报恩,临别前,杜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檀木匣转赠与杨白鹿,并说,匣内所藏是张献忠埋银的地点图样,由当时参与埋银的一名石匠偷偷绘制,几经辗转流落杜家,希望杨白鹿能“善为运用”。此后多年,杨白鹿一直珍藏木匣,从未向任何人透露。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mingchaogushi/4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