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在南京的明皇宫里相继有三位明代皇帝号令天下,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珊退的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阳山碑材的发起者会不会就在他们中间呢?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允杉次唬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帝性格忧柔,在坐上龙椅的第一年就被迫卷入战争,四年后,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夺去了皇位。在建文帝的统治期内,他始终忧心于保护皇位,显然没有余暇去为祖父立一座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巨碑,那么阳山碑材的发起者会是朱棣吗?
因为国家史册没有关于阳山碑材的记载,研究者只得舍弃官修史书,另辟蹊径进行相关考证。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研究人员竟然找到了一篇关于阳山的明代游记《游阳山记》,作者是深得朱棣信任的翰林学士胡广。在游记里,胡广明确地记载永乐三年秋,因建碑孝陵,斫石于都城东北之阳山,得良材焉。其长十四丈有奇,阔不及长三分之一,厚丈二尺。在游记里,胡广除开采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以外,还记述了当时修建的盛况,比如民工住的草棚、采石工地上的号子声。
阳山碑材果然是朱棣为朱元璋所选的神功圣德碑碑材,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篡位的皇帝朱棣为什么要替不同意自己即位的先父立碑呢?而且规模又如此宏大?有人猜测,依靠武力坐上皇位的朱棣是为了遮掩天下人耳目才决定为父亲立功德碑,因为巨大无比的功德碑将会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自我标榜。但是,假如这种解释能够成立,却会带来一个更大的疑问,如此重要的工程,朱棣为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呢?北京故宫内有一块体积颇大的中道阶石,这块石头长10米,宽3米,厚约2米。史书记载,这块石头在明朝嘉靖年间采于北京郊区房山大石窝,动用了民夫2万人,足足28天,耗费白银11万余两。
如果根据这些数据仅仅以简单的计算方式来推测,阳山碑材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就已经能得出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然而,对于阳山碑材这样超大的工程来说,其本身面临的问题和难度远远不是北京故宫那块中道阶石能比拟的。或许,作为一国之君的朱棣并没有考虑过预算的问题,难道是工程本身遇到了不能克服的困难吗?经过测算,阳山上的三块碑材的体积总量达到11543立方米,合重量31147吨。面对如此巨大的石材,如何运送,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在北方苦寒之地,人们沿路凿井,泼水成冰,然后利用坚冰的平滑表面拖运重物,然而,位于中国东部的南京并没有结冰期。而且,即使在北方运送这么重的石头,冰本身的承载力也不够,看来,工匠们并没有寄希望于南京的冰。
在三块碑材的下面,分别都有一些刻意打凿的孔洞,这些孔洞没有特定的形状似乎是要留做某种用途。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孔洞应该是古人特意留出的空隙,准备将圆木塞入其中,然后用滚木的方式将碑材运出山去。然而,事情还远不止这么简单,如今明孝陵内的神功圣德碑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严丝合缝地重合为一个整体。那三块体积比孝陵碑大了几十倍的阳山碑材一旦运到孝陵,就要按照这种模式相互重叠起来,这就意味着,需要面对的还有起吊碑材我的严峻任务。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600吨桅杆吊设备已经是陆地上起重工具中顶级的设备了,要把上万吨的碑材起吊、重叠起来是难以想象的,现代起重技术尚且无计可施。那么在600年前的明代,以当时的工程技术水平是否能做到呢?答案似乎只有一个,根本不可能。一个更加令人迷惑的问题随即产生了,作为阳山碑材工程的发起者朱棣,以他的智慧和人生的经历,他应该知道阳山碑材的这三块材料是运不出来的。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在思考的是另外一个战略,因为当时的很多朝廷官员都是前朝的文臣。他有意在工匠们艰辛凿采碑石的时候,组织官员去观看,因为文臣是皇帝宣传功德的最好工具,可见,朱棣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朱棣需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形式。也许从一开始,他就根本没有打算完成这个工程,明知道没有结果,却又劳师动众的阳山碑材工程,由天子一声令下开始,却又葛然而止,其中原由是不是因为朱棣的政治用心呢?在人们现有的考证材料上还是不得而知,这个谜仍然有待后人去发掘与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