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是明末有名的大将军,他带着大军击败了高迎祥和李自成,为保卫明末朝廷安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瘟疫不断,大军的粮草弹药又跟不上,孙传庭最终战死在潼关。孙传庭一生打了无数胜仗,为什么会落得一个马革裹尸的下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孙传庭简介
孙传庭1593年在代县出生,他十六岁就考中了进士,随后当上了永城知县。孙传庭一路平步青云坐到顺天府府丞的位置,到了1635年,孙传庭主动请缨要去陕西镇压农民军。当时的农民军首领高迎祥前来攻打西安,两军对战几天后农民军败下阵来,高迎祥被孙传庭抓回北京处死。三年内,孙传庭一直带兵镇压李自成部队,将李自成农民军几乎打到全军覆没。在孙传庭多年战争后,只有河南起义军对朝廷还存在威胁。罗汝才等人集结数十里的人员攻打潼关。面对农民军的来势汹汹,孙传庭带兵迎战打败农民军,当时农民军请求受降,但孙传庭不答应,一路追杀将农民军赶到内乡一带。1643年,孙传庭带兵在潼关迎战农民军,孙传庭军队不敌农民军惨败。
明末名将孙传庭是怎么死的
公元1643年,孙传庭被封为兵部尚书,朝廷派他带兵出战。当时正是瘟疫横行的时候,粮草又准备得不充分,情况非常糟糕。孙传庭到达潼关后,带着士兵们修理武器,囤积粮食,又改良了火炮准备应战。经过沙场征战多年,李自成的兵力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农民军秣兵历马一路打到潼关。孙传庭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潼关迎战农民军,但是最终孙传庭军队惨败,孙传庭也跟着战死。但是孙传庭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崇祯帝怀疑孙传庭假死逃走所以一直不肯对孙传庭加以追封。
《明史》中有记载,传庭死而明亡矣说的正是孙传庭对于明朝的重要性。孙传庭四处征战期间,先后镇压了数十次农民军起义活动,是明末朝廷里不可多得的一位将才,只可惜最后落得一个马革裹尸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