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和王导的关系 晚年生活如囚徒的司马睿如何死的

遥想当年,汉高祖韩信从草莽中提拔出来,任命为大将受到高祖刘邦的厚待和信任,韩信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一度成为与汉高祖抗衡的势力,让深居朝廷的高祖刘邦,心里甚是忧惧,最后由于忌惮韩信的势力,而不得不在宫外处死了韩信。这种君臣之间相互对抗的例子不胜枚举,时间到了西晋,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着。

鲁愚迟钝 无力驭政

司马睿是中国封建皇朝中最少权威的一位开国之君。他之所以能够称帝于江南一隅,不是凭借他本人的权威或者实力,而是因为他出身的西晋皇室在当时已成为汉族政权的象征。只有在这一旗号之下,北方的大族才能在江南立足,南方的大族才能来自北方的各种势力。在拥立司马睿的大族中,琅邪王氏的势力最强,影响最大,在司马睿建立东晋朝的过程中,他的所有政治活动和各项政策都与王氏家族的关系极大。后来司马睿试图摆脱扶植者对他的控制,但是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这种努力不但没有成功,还终于引发了王敦之乱,导致他的受辱身亡。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魏帝曹芳正始年间,始受封为南安亭侯。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而控制了曹魏政府的实权。之后,司马懿分别派诸子出任境内几个重要地区的都督。司马伷以宁朔将军之职坐镇邺城。邺城是曹操封魏时的都城,曹魏王公的聚居之地,素为屯兵屯粮的重镇。司马伷被委镇此地,反映了司马懿对他的重视。

公元290年,司马觐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继立的司马衷鲁愚迟钝,无力驾驭政局。而在此时,司马睿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导,他的出现对司马睿登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王导字茂弘,出身于北方头等士族的琅邪王氏,公认的名士领袖王衍是其族兄。王氏家族在司马睿的封地里是大户士族,而司马睿虽迟钝没有实权,但偏偏他的琅邪国在西晋里又是大国。

公元304年七月,“八王之乱”进入高潮。东海王司马越晋惠帝司马衷亲征邺城。时任左将军的司马睿才29岁,他奉命参加了讨邺战争,和好兄弟王导一起奔赴讨伐的前线。此次征伐,司马越兵败,逃回封国东海。惠帝及随军大臣被司马颖劫掠入邺,司马睿也在其中。尤其幸运的是,司马睿居然在此次劫难中,成功脱逃并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一个政权。

公元317年4月6日,司马睿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元建武,东晋建立,史称东晋。对于当时杰出的人才,司马睿皆有任命,纪瞻为军祭酒,卞壸为从事中郎,周閗为仓曹属,刘超为舍人,张闿及孔衍为参军。

人才到位,司马睿无异如虎添翼,更有了放开手脚大干的条件,紧接着,王导又为他制定了“谦以接士,俭以足用,清静为政,抚绥新旧。”的十六字战略,司马睿悉数采纳,一时江东归心。此后,又利用长江天险造成江东地区相对独立的地理位置,休养生息,大力恢复生产,相对于中原的动乱,和平稳定的江东成了士民争相避乱的理想之地,一时间又俊贤济济。

忧愤交加 撒手人寰

只不过,司马睿做得最聪明也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任用了王导。司马睿即位后,因为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完全信任王导,叫他“仲父”,把他比作自己的“萧何”,司马睿也知王导为萧何,却不知“成也萧何败萧何”,实在是令人惋惜。

在司马睿当政的时期,王氏家族出过八位皇后,可见晋朝外戚专权的程度,大权旁落,使得王氏家族牢牢控制着长江中游,朝廷内外的大臣、豪杰多被笼罩在王氏的权力之下。一时间,一抹灰色的云朵逐渐笼罩在晋朝的天空之上,司马氏家族的统治受到了威胁。

大权旁落引起司马睿极大的不满,他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试图压制王氏权势,王导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暗助王敦,导致司马睿一败涂地。无奈之下,司马睿“脱戎衣,著朝服”对王氏兄弟低声下气,但是王氏兄弟并不买账,反而日益猖狂。晚年的司马睿,明明自己稳坐宝座,却如同囚徒一样被“软禁”在皇宫之中任人摆布。

他在恼怒中患上了忧郁症,越病越重。有一个大臣叫荀组对他忠心不二,司马睿最后一次挣扎,任命他为太尉兼太子太保,希望能发出一丝光亮。没想到荀组不久就病死。司马睿就此放弃了所有的幻想,322年,也就是建康城破的半年多后,司马睿带着无穷的愤恨和幽怨撒手人寰,终年47岁。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uangdigushi/4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