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陈友谅有没有兄弟?陈友谅是怎么死的?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陈友谅这个人,如果不是正好生逢乱世,群雄并起,农民起义,也许只最终会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万千人中的一个。正是在那个人人都可以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的时代,才能让他这个小小的渔家之子,能打下一方势力,能够和明太祖朱元璋共争天下,还建立了一个大汉政权。

陈友谅生于公元1320年,湖北沔阳黄蓬人,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参加以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公元1357,陈友谅,以勤王为理由,袭杀反叛徐寿辉的倪文俊。公元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公元1360年,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杀掉徐寿辉,自立为帝的做法极其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最终将天下在鄱阳湖大战中输给了朱元璋

陈友谅建立了大汉政权后,极其自得,用现在的说法,大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因此,他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但另一方面却早已把军事重心放在了和朱元璋一部的征战上。在势力上来看,陈友谅控制着长江中游,朱元璋的势力则在苏南皖南赣中,势力相邻的两人,势必会爆发一场大战。两人的战争,历经龙湾(至正二十年闰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鄱阳湖(二十三年夏)几次重大战役。

陈友谅称帝立汉,一干官员除太师邹普胜,其下官员大多数都是天完旧属,这些旧有官员对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这种篡权夺位的行为深为不满,在与朱元璋的对战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这也简接导致了陈友谅部军心不稳,最终在鄱阳湖大战中中流矢身亡。陈友谅自满专横,穷奢极欲,不恤民力。传闻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后,曾登上陈友谅所铸造的恢弘战船,其房内一个床铺都极其奢华,精致到了极点。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想来这便是陈友谅会输给朱元璋的主要原因。另外,陈友谅不善于抓住战机,在刚经历一场大战后便贸然与朱元璋发动战争,不给将士喘息的机会,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查看陈氏宗亲网,汉王陈友谅公世系记载,其父陈普才一共有五子。这也就说说陈友谅一共有五个亲兄弟,分别是陈友富、陈友直、陈友谅、陈友仁、陈友贵。其中陈友仁在鄱阳湖一战中战死了,陈友贵及堂弟陈遂在战败后保护五皇妃何氏携二子伯能、伯通及一女伯慧和九皇妃薛氏逃走。还有两弟投降朱元璋后被授予爵位。朱元璋对陈友谅的亲族还算不错了,不仅给其两弟封授爵位,连他的父亲陈普才在投降后也被封承恩侯。

陈友谅娶有妻妾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有记载为陈友谅有两字,长子陈善,次子陈理。陈友谅兵败后,长子陈善在陈友谅的部下护送到大别山腹地,改名换姓,化名郭景福逃掉朱元璋的追杀。等明朝被灭后,重新开始统一辈分:世家之传,克承其志,立乃仁心 ,以启方一,延泽礼长,文定光国。

次子陈理在陈友谅鄱阳湖打败后,由陈友谅旧部张定边等护送返回武昌。返回武昌后,在张定边等人的拥护下,成为大汉第二任帝,改元德寿。后来在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后,出城投降。投降后,朱元璋念其年龄尚幼小,皇恩浩荡,免其死罪,流放远地。“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清·张廷玉等《明史》。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jiangxianggushi/5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