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对自然环境有着怎样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与保护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是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即已进行的实践活动,正所谓环境创造人,人亦创造环境。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人类自觉意识的增强。在人类的产生过程中,工具的制作是关键的一步,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工具的制作标志着人类的产生,也标志着对自然环境利用、开发的开始。最初这些用作工具的石头还不曾经过磨制,比较简陋粗糙,考古发现中的这类石制工具,如果不经过仔细辨认,一般人是很难识别的。

然而原始人类就是用这些工具来采集、狩猎,向大自然索取自己赖以生存的物品。元谋人和北京人的洞址中的动物骨骼和燃火的灰姆是其藏身、饮食、取暖等生活细节的具体物证。蓝田人的食谱已相当丰富,采集和狩猎是他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考古材料证明:种类繁多的浆果、坚果和可吃的块根、嫩叶、树蕊、昆虫、鸟蛋;各种容易捉到的鸟类,以及青蛙、龟、蜥蜴、蛇、鼠、野猪、兔等都曾是蓝田人常的主要食品。

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先民发明了农业,生活于黄河流域的人们,培育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耐旱作物:粟;生活于长江流域的人们,培育出适宜于江南水乡种植的作物品种:稻。他们使用经过磨制的斧、锄、镰等石质工具开垦土地,种植、管理稼禾。他们还发明了畜牧业和词养业,社会分工开始产生。同时他们继续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作为原始农业经济的补充。

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后便加快了向文明迈进的速度,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在这一时代,我国原始先民积极进取,为求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向大自然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达到了前所未存的水平,为后代留下了史诗般的英雄传说。《易·系辞》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否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境{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国语·鲁语》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这些历史传说,将百谷百蔬的种植集中于勇于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的黄帝等英雄人物身上,说明了此一时期正是原始农业飞跃发展的时代,而某些部族首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本·作篇》云伯益作井,水井的发明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结果。考古资料显示,最早的水井出现于太行山东麓一带,可能是由善于平治水土的共工族发明。水井的发明,一则可以使人们向远离江河的平原和山区纵深发展,扩大生活领域;二则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到了大禹时期,我国原始先民战天斗地,向大自然开战的雄壮乐章达到了高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大禹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伤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跃胖荩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禹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更能注意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夏代是我国进人阶级社会后的第一个朝代,人们利用、开发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尚书·益稷》云,暨益奏庶鲜食,又云,暨稷播,奏庶鲜食艰食。马融注曰:艰又作根。云根生之食,谓之百谷。由此可知,夏代百谷确已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以天象和物候为内容的历法知识已相当丰富,人们已能根据时令季节适时进行作物耕种。商代农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反映在宗教思想上就是土地崇拜的观念已深人人心。商人用大量的牺牲向土地神——社,举行隆重的祭礼,以祈求获得较好收成。土地崇拜的宗教观念在原始社会即已产生,至商代表现得更为强烈与虔诚,这不是商人在自然面前失去了进取的勇气的反映,面是商人在生产力依然较低的情况下,进一步征服自然的愿望更为强烈的反映。

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与青铜工具、器物的铸造,是夏、商时代开发、利用自然的巨大成果。在二里头夏代遗址中发现有冶铜作坊,并出土有刀、铃、爵、镞等青铜器具。商代,特别是商后期,即殷墟时期,青铜铸造技术与工艺达到了我国青铜时代的最高峰。生活用具、生产用具、作战武器等种类一应俱全,而且工艺精良,型制优美,体态高大。

城郭的扩大及土台起筑、四阿重屋式的建筑形式的发明,是商人利用开发自然的又一成果。原始时代,人们居住的是地穴式、半地穴式或木骨泥墙的茅草屋室,抗御风寒的能力较弱。大约在英雄时代后期,人们发明了城池以利居住,夏、商时代更进一步扩大。同时,此阶段又发明了版筑技术,用以建造土台起筑、四阿重屋式{大宫殿,既能抵抗风雨,又能防潮御寒。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和高超的智慧,为自己在自然环境中分割出一块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以便进行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活动能力大大提高了,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环境。

西周时代以后,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国家能掌握和调动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人们利用环境为人类造福的主动意识越来越强,开发环境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水利工程的兴建上。在此,仅选择邗沟、鸿沟和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对这一问题予以说明。

邗沟是春秋末年由吴国开挖的,自邗沟城(今江苏扬州)经射阳湖(今江苏宝应)至末口(今江苏淮安)人淮,再北通沂水、济水,基本上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联系。吴国开挖邗沟的初衷是为了争霸中原,但是在客观上却沟通了南北交往,促进了两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与发展。

鸿沟是战国初年魏国开凿的人工运河。鸿沟北起黄河,横过济水,引黄河水注人著名的圃田泽,然后由圃田泽东去,经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城的北、东而南行,与颍水相通。颍水是淮河的支流&圃田泽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发挥了调节鸿沟水量的作用,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鸿沟的开通使黄河号淮河联接起来,形成黄淮平原上密集的鸿沟运河系统,不仅便利了航运,而且灌溉了所经地区的农田。鸿沟周围一带成了战国时代著名的农业丰产区。此外鸿沟对促进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鸿沟的开凿疏通,显示了当时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进步。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最初的兴建始于西周末年,古蜀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引岷江水人沱江,这是都江堰的前身。到了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守李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具有防洪、排灌、航运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整个工程由都江鱼嘴、离碓、宝瓶口等组成。都江鱼嘴是用石块砌成的石埂,将岷江分为外江与内江外江为岷江正流,内江供灌溉用水。离碓位于灌县城南部,夹于内外江之间,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碓。在其东部则是宝瓶口,用来节制内江水量。当多雨季节岷江水上涨越过都江鱼嘴,离碓便成为第二道分水处,江水流过离碓北边的飞沙堰进人外江。舂天少雨季节则可引水灌溉,经宝瓶口流人大片农田。都江堰具有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的功效,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田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此外,楚国的芍陂,魏国的漳水十二渠,秦国的郑国渠,都是为了灌溉农田而兴建的著名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利用、开发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同时,人们开始注意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水土保持就是一项重要内容。《诗·小雅·黍苗》记载召伯率众经营谢邑时,做到了原隰平,泉流清。《国语·周语下》记载周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洛二水的话说: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庳,以钟其美。是故聚不奖溃而物有所归,气不沈滞,而亦不散越。就是说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时应依据山川形势,顺其自然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功有所成。太子晋托古言志,说明这种认识或源自更加古老的时代。在长期的平治水土的实践中,人们已懂得了川壅必溃的道理。西周末年召穆公谏厉王时曾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作喻,劝说衍王向国人开放言路,说明疏川导滞已成为众人皆知的常识。

据文献记载,我国很早就已懂得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礼记·郊特牲》记载了先秦时代每年蜡祭时所咏之歌,词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据说这是从传说中的伊耆氏那里流传下来的歌谣,可见其年代之久远。歌谣表达了人们希望水土保持的良好愿望。在每年蜡祭时,除了祭祀沟坝堤庸之外,还要祭祀猫和虎,因为猫吃田鼠,虎吃田豕。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就是这样依靠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保持生态平衡以求得庄稼的丰收。

先秦时代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体现在上至国王下至民众在各个季节依时令特点安排生活与生产。这种安排既是国家政治的规定,又是统治思想的体现,具有近乎法理的效力。请看《礼记·月令》中的有关记载:

孟春: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毋卵。仲春: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祀不用牺牲。季春: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田猎D、罘、罗、罔、毕、赘、镂兽之药,毋出九门。孟夏: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伐大树……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季夏: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S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场。孟秋:完堤坊,谨壅塞,以备水潦。仲秋;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T,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季秋: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孟冬:巧命水渔师,收水泉池泽之x。仲冬:山林泽·有能取蔬食田揩禽兽者,野虞教遒之。季冬: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令告民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及田器。

礼记》诸篇对先秦礼制多有保存和阐发。《月令》对一年四节每个月份有关活动的安排,虽然不可皆以之为信史,但毕竟不是无据的空论。尽管其中有五行思想的因素,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视其为阴阳五行家之作,其中有关依据季节时令和气候冷暖而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持的思想及理论,当是我国先秦时代长期以来在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总结。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xiachaogushi/4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