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军训的由来?军训的来历

军训始于夏商

军训是新生们面临的开学第一课,而对于80后、90后来说,军训更是深刻的青春记忆。那么,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有什么内容?我们不妨回溯,在历史中寻找军训的前世今生。


军训资料图

在中国,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

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

《周礼·保氏》中如是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最早有关学生军训的文字记载。被后世尊为教育家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指出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把军事训练和教育提到了很高的位置。由于学校实施文武并重的教育,所教学生大多文武双全。例如,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文武兼备者有72人。那时,人们都把军事技能的高下,视为一个人是否贤能的标志,所谓射御足力则贤(《国语晋语》)。

春秋时期,对广大亦兵亦农的普通国人来说,更主要的军事训练和实战演习是通过参与田猎活动来实现的。除此之外,排演战斗舞蹈(武舞),也是春秋时期列国军事训练中的重要项目。参加武舞的人员,一般都手持戈盾,模拟作战的基本动作,既用来激励舞者本人和旁观者的战斗激情和尚武精神,又促使参加舞蹈者熟悉作战动作的要领,为实战作必要的准备。

秦至唐宋军训逐渐被弃

秦汉之时,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了。儒家学术逐渐被奉为正统,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

其实,秦在建立统一政权之前,仍对军训十分重视。但统一政权之后,除加强边防,用兵的机会变得很少。为防范平民造反,便下令拆除各诸侯国的城郭,收缴天下兵器,连老百姓家的菜刀也是几家合用。


军训资料图

虽然秦汉时期学校军训萧条,却并未废止,因为在地方学校教育中仍有军训的内容。东汉王莽执政时,每年春秋之际,经学家刘昆都会带领500多名弟子习武,以致王莽怀疑其图谋不轨,把他及家属都关了起来。可见,私学以传授经书为主,但也包括射御等军事训练的内容。

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开始成为主流。文、武分举后,文举不考武学,文人学子为谋取功名,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渐被弃之不顾。

唐朝在开国之初确立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

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读书士子全面超越。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xiachaogushi/3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