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史上最传奇的草根皇帝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朱元璋是平民出身,但他建立的明朝,不见得有平民性,更别说多一点民主。

朱元璋不愿人们提他的出身。据说,明代有个富人请名士祝枝山写一副对联。这个富人出身贫寒,做过弹棉花的活。祝枝山给他写的对联有点调侃:

三尺冰弦弹夜月,

一天飞絮舞春风。

字面很雅,传出来的形象是弹得一片飞絮,夜里也得开工。这个富人并没有不高兴,说:我就是这样的出身。但对朱元璋,是绝对开不得这样的玩笑的。

朱元璋的祖上几代,就四处游徙(沛,句容,再徙泗州,钟离),是个没有恒产的家庭。十七岁那年,天旱、蝗灾、大饥疫。朱元璋的父、母、兄都死了,“贫不克葬”(《明史本纪》)。乡人刘继祖给一块地让他们下葬,这就成了以后的凤阳陵。接着,朱元璋“孤无所依”,去皇觉寺做僧人,僧人都得托钵求食,朱元璋出去“游食”了三年,回到皇觉寺。所以,朱元璋做过和尚,讨过饭。他后来很不愿提起这经历。

到了元朝末年,“元政不纲,盗贼四起”。四起的有刘福通徐寿辉、赵均用、方国珍郭子兴等等。有的已经有自称为帝(如徐寿辉)。那时元朝的政府极其腐败,面对这样的局面,“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这样的元将,不敢去打真正的起义兵,却还要随便抓良民说是贼盗,去向上面报功。人们愿做顺从的良民也做不成了。

朱元璋想,天下这么乱了,该怎么办呢?他求卜,“去留皆不吉”。于是再卜,求问:“得毋当举大事乎?”这卜得“吉”了。那就去参加起义造反的队伍吧。他就去找郭子兴。郭子兴觉得这个人相貌不凡,留他做亲兵。朱元璋表现出有领兵的才能,“战辄胜”。渐渐拥有自己的一支队伍,有徐达汤和、费聚等骨干(后来都成了大将)。这时候,朱元璋觉得好些起义领袖都不成气象(如彭大、赵均用的队伍很“暴横”,郭子兴则“弱”),觉得与他们都“无足与共事”,于是统率了自己的一支队伍,在横涧山与元将张知院打了一仗,“收其卒二万”。这前后,十分有见识的李善长也来归。从此形成了一支不平常的势力,领袖朱元璋有雄才,有勇将有谋士(其后又有出名的刘基来归)。这时朱元璋的根据地是滁州。

不久,元丞相脱脱大败又一支起义军张士诚,分兵围六合,威胁到了朱元璋。朱元璋说:“六合破,滁且不免”,起兵救之。元兵来得更多了,朱元璋“设伏诱败之”,打了大胜仗。

这时的朱元璋已显示了多方面的才能,郭子兴对他很重视。派兵打和州的时候,指定由他“总其军”,做司令。朱元璋担心众将未必心服,就定明日开会。他有意迟到,众将已到,右边的位子坐满了,朱元璋就坐在左边(右边是尊贵的位子)。开会了,决定一件件的事项,大家提出意见,朱元璋一一“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朱元璋的分析很快,很中肯,众人张大了眼睛无话可说,服了。这时朱元璋才拿出郭子兴叫他“总其军”的文檄,说明“奉命总诸公兵”,大家都“惶恐谢”。这是朱元璋的一次出色的表现,在众人面前立了威信。

在这以后,朱元璋地位日显,发展迅速,终于成为皇帝,建立了明朝

很清楚,朱元璋是以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多方面出色的表现,打出江山来的。这样的经历,如果说起出身下层,那不是更可自豪的吗?大可以像平民出身做了皇帝的刘邦一样,坦然与群臣敞开谈论“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偏偏朱元璋就是不能。在坐定江山以后尤其不能。

朱元璋在坐定江山以后,开始对付功臣。也开始在文字上“鸡蛋里挑骨头”,因为他心底有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mingchaogushi/2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