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猗顿故城”可能是夏朝遗址

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实行世袭制的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夏朝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但,有人提出“猗顿故城”可能是夏朝遗址,这侧面又证明了夏朝的存在,那么,“猗顿故城”是否真的是夏朝遗址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

论“猗顿故城”可能是夏朝遗址

西省临猗县城南六公里,一座古城遗址赫然出现田野上。路边有块标识碑,上书“猗顿故城”。传说,猗顿得陶朱公致富之术后,十年速富。按猗顿陵园内《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里的说法,家产“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方圆百里,皆其所有。可见其牧场疆域之大,范围之广。置疑:猗顿究竞以何而富?他与范蠡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城是不是西汉时建的?废弃城墙究竟是何人何年为何而建?城墙内为什么有累累白骨?

古诚的传说与地方志记载

猗顿(公元前480年——?)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人,一介寒士,祖辈以耕读为业。“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史记集解》引《孔丛子》说:猗顿原籍鲁国,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饥寒交迫,艰难地生活着。 > 正当他为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请教赵王勾践的谋臣范蠡(陶朱公)。因为范蠡在助越灭吴,辅成霸业后,便弃官经商,遂辗转至当时的定陶(今山东定陶),“治产积居,与时逐”,获金巨万,遂成大富。猗顿羨慕不已,试着前去请教。 > 陶朱公十分同情他,便授与密方:“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牸即母牛,泛指雌性牲畜。陶朱公是根据猗顿当时十分贫寒,没有资本,无法经营其他行业,便让他先畜养少数牛羊,浙渐繁衍壮大,日久遂可致富。 > 于是,猗顿按照陶朱公的指示,迁徙西河(今山西西南部地区),在猗氏(今山西临猗境)南部畜牧牛羊。当时,这一带土壤潮湿,草原广阔,尤其是猗氏县南 20里处的对面是很大的低洼地区,水草丰美,景色宜人,是畜牧的理想场所。猗顿最初就在这里放牧。 > 传说猗顿致富后乐善好施,赊济于民,远近百姓都愿意归依他,所以在今牛杜镇铁匠营村东逐渐形成一个居民区。据《晋书·地理志》载,古称“猗顿城”。 >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在此置县,命其县为猗氏。此城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北周成武王元年(公元559年)猗氏县北移后,该城依旧,老百姓仍安居乐业。 > 唐贞元中(公元785年至公元805年)河东节度使马燧平李怀光叛乱于猗氏,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改朝换代,岁月变迁,后人逐渐淡忘了“猗顿城”。 > 据《临猗县志》记载:“城高两丈许,四垣八门,遗址犹然。”从残垣断壁上,我们仍可看出当年猗顿城的规模。城墙最厚处21米,最薄处也有19米,比周围高出2—3米,总长8086米,城内总面积162万平方米。城周长10里。 > 笔者曾多次上此城墙,城墙上城墙最厚处21米处仍可并行十多辆汽车。城墙夯土内有尸骨。牛杜镇铁匠营村许多居民见过更多的人头骨。为何城墙夯土内有尸骨?建城时,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关键是,城墙是何时建的?只要对城墙内人骨做个碳14鉴定,就清楚何年建的了。遗憾的是,没有鉴定。城是西汉时建的吗?查遍资料没有结果。 >

关于猗顿及范蠡的关系

猗顿,不是其真姓名,是其号。意为畜奇兽临时停顿过的地方。推测其姓王,传说其有三子,即现在古城外围的三个村庄:王景,王寮,王鉴。以其三个儿子姓名为村名。当地传言是其三个儿子攻破了郇阳城。说明猗顿来此之前这里还有一个郇阳城。 > 猗顿(公元前480年——?)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人,一介寒士,祖辈以耕读为业。“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在他生计艰难之际,问富于越国范蠡。一介寒士问富于己经很富的范蠡?当时的范蠡与猗顿是什么关系?特别是陶朱公为何指示猗顿迁徙西河?令人不解。能放牧的地方很多,何必去西河?西河(山西南部)有什么? 范蠡何许人也? > 范蠡「Fàn Lǐ」(前517-前448年) 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xiachaogushi/3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