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臣逝世后,唐太宗命文武百官员去为他送葬?

魏征经历坎坷,但坎坷的经历,却造就了他不屈的性格和过人的胆识。生性忠直和超人的智慧,再加上过人的勇气。使魏征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性格的良相名臣。

一、能言善辩

魏征从小父母早亡而使家道衰败,曾被迫出家当过道士。坎坷的经历逼着他练就了许多过人的本事,能言善辩就是其中一种,生性忠直的他常常因此而化险为夷。

太子李建成因秦王李世民功高,十分嫉妒。魏征时任太子洗马(太子宫的属官),于是屡次劝谏太子,要兄弟之间相互友爱。但太子不听,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魏征看到兄弟之间已无法挽回,于是改劝太子早做准备,先下手为强,并为太子设计先剪除秦王势力,再彻底除掉秦王。而太子优柔寡断,多次错过机会。结果李世民抢先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被杀,魏征作为太子的重要谋臣被捕。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劝他归顺自己,魏征不从,反而说:太子要是早一点听从我的话,死的就应该是你了。李世民爱惜魏征的才能,亲自为他松绑,并再三表示诚意。魏征见太子已死,又素知李世民的贤德,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开始忠心辅佐李世民。

有一天,已经成为皇帝的李世民和魏征讨论治国之道。李世民问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魏征说:是失去了民心的缘故。李世民又问皇帝和百姓的关系,魏征答说像船和水一样,并进一步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唐太宗又问魏征:我作为皇帝,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大有所悟,从此非常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鼓励大臣们直言进谏,终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二、犯颜直谏

为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魏征竭尽忠心,鞠躬尽瘁,犯颜直谏,成就了君明臣贤的千古佳话。

有一次,唐太宗因兵源短缺,而应宰相封德彝的请求,下令征召不到参军年龄的十几岁少年人伍。当诏令转到魏征负责的门下省时,魏征竟然拒绝签字办理。太宗大怒,把魏征叫来,斥责道:我已经决定的事,你为何不办?魏征从容说道:竭泽而渔,明年无鱼,焚林而猎,明年无兽。十几岁的少年都入伍了,国家税收、劳役必然会降低,更何况兵不在多而在精,不用凑数。唐太宗仔细想了想,下令停止了征兵之事。

又有一次,御史皇甫德参上书说:修建东都洛阳,劳民伤财。税收太重,百姓生活艰难。妇女都喜欢把头发高高地挽成发髻,都是受了宫廷的影响。太宗看后大怒,说:德参是不是要我不劳役一人,不收国税,后宫殡妃都不梳头了,他才心满意足。魏征在一旁严肃地说道:上书不偏激就不能触动您,对偏激之人所说的话,要选择好的采纳。您如果因为不再想听忠直的话而发怒,就失去了以往的胸襟了。太宗一听,心情也平静了。

魏征性格耿直,往往据理力争,即使皇帝盛怒之下,也从不退让。古往今来,敢于犯颜直谏的朝臣中,以魏征最为有名,最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在他任职期间,先后向太宗劝谏二百多事,涉及朝廷大事小情,甚至是皇帝的私人爱好,对唐太宗发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对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他去世后,太宗非常感叹的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三、清白廉洁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敢于纠正皇帝的过失,是因为他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对大唐王朝一心一意,对百姓的疾苦念念不忘,他自己也做得堂堂正正,问心无愧。

魏征虽贵为宰相,但生活简朴。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破旧房子,以至于唐太宗都看不下去,要把自己盖宫殿的材料给他盖个好点的住房,不能让自己的官员太寒酸了。魏征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不应该享受的。他死后,家中除了藏书外,没有多余的财产,以至于他的死,都成为了家庭沉重的负担。

唐太宗感动了,亲自到魏征家去哀悼,在魏征灵柩前痛哭。他要为魏征隆重的办丧事,可是魏征早有遗嘱,一切从简,只要一辆白布帷帐装点的车子,一口薄皮棺材。唐太宗能做的只有亲自为他书写墓碑上的碑文,下葬时,命文武百官和各地在京九品以上官员全去为他送葬,自己登上皇宫花园的西楼,遥望魏征西去的灵枢而哭泣。

长安城都在感动。百官流泪,百姓痛哭,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个心中只有国家、只有君主,却独独没有自己的好人、好官、好同僚。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tangchaogushi/4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