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的故事,黄巢所写的《咏菊》全文评鉴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也可以称为黄巢之乱,是指乾符五年到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经时间最长,分布的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导致了大唐末年的实力衰竭,加快了唐朝的灭亡速度。

黄巢画像

黄巢出身在一个盐商的家族,擅长骑马射箭,又略懂一些笔墨。少年时抱有很大的理想抱负,但是在成年后多次考官没有被录取。在王仙芝起义的前一年,关东出现大旱,官员们强迫百姓缴纳租税,又让百姓服差役,导致百姓们走投无路,便聚集在黄巢的周围,与官吏进行过多次冲突。乾符二年,王仙芝起兵造反,黄巢也随即与他响应。

在王仙芝死后,剩余的众多部队一部分南下,在江浙一带进行活动,还有一部分的军队由尚让带兵北上与黄巢在毫州会师。众人推举黄巢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并且还设立了官员给他们分了职位。

乾符五年,黄巢攻打叶城、杨翟,想要进攻东都,但是朝廷派军进行援助,被朝廷的守卫兵所拦截,朝廷征调的人数非常之多,一时黄巢无从下手。黄巢十分沮丧,于是向天平军乞求投降,但之后又选择了反叛。八月,黄巢进军宣州。十二月,农民军又另辟山路,打通了到福建的山路,农民军进入福建后,烧官府、杀官吏,杀人如麻。之后,黄巢翻越五岭,围攻广州。黄巢率领的军队在全国各地已转战了许多年,他们攻占的广展成为了反唐的根据地。

黄巢 咏菊

《咏菊》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科举失意后所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他现在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用菊花高贵的品格来衬托出农民起义军的伟大的人格。

黄巢画像

第一句中九月八是指重阳节的前一天,但是时间还未来到,诗人就写诗盼望它的到来。待到这两个词语具有激进、迸发的感觉。诗人在诗中没有写九月九而是写九月八,这不仅仅只是为了简单的押韵,而是透露出诗人迫不及待的心情,呼唤起义的快点来临。第二句的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透露出菊花的傲然挺立与百花的凋零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菊花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暗示着等到农民起义军的到来,唐朝肯定会像百花一样凋谢。第三句与第四句体现了诗人对革命的美好憧憬。第三句中的冲天体现了菊花的非凡的气势,香阵又体现出菊花的香味并不只有一朵有香味,是全部菊花的香气,凸显了群众的力量。第四句中的满字和尽字体现了菊花夺得天下人赏识的情景,菊花在长安城盛开,整个长安城被菊花所弥漫,也寓意着农民的革命推翻了旧统治,成为了新的主宰的美好愿望。

菊花向来都是诗人比较喜欢描写的一种植物,黄巢通过对菊花的顽强坚韧、刚劲雄迈的气格的描写来衬托出自己气冲霄汉的英雄人物形象。

黄巢的诗

目前关于黄巢流传较广的诗有三首,分别为《题菊花》、《不第后赋菊》和《自题像》。这三首诗在时间上有递进的关系,从黄巢的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描写了黄巢在不同时期的心境的变化。

黄巢画像

《题菊花》是在他在青年的时候写的一首诗,这时候的他豪情万丈、雄心勃勃,彰显出他青年时的豪情壮志。这首诗是他第一首为菊花写的诗句,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写菊花,对菊花的命运的不公表示同情,又想要帮助菊花摆脱这种命运。

《不第后赋菊》是在他生活遭遇很大变故之后写的诗句,自己的屡试不第,生意遭到破产,生活颠沛流离等各种变故,使他的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了很沉重的打击。于是,他将自己比喻成一朵菊花,想要摆脱自己悲惨的命运,想要跟命运进行对抗。之后唐朝末年便有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搏杀,血雨腥风遍布了整个大地,黄巢开始了他的起义之路。这句诗中的我花,套用现代版本的理解就是广大农民群众。黄巢抛弃了富家子弟和知识分子的头衔,他成为了农民群众起义的领袖人物,他浑身充满杀气,并且蔑视一切,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也就随之横空出世了。这场农民起义长达十年之久,建立了农民的政权,多历史的推进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自题像》是他晚年所写的诗句,诗中表现出一种淡定自若的儒家风范,虽然也有人怀疑不是他亲手写的。

黄巢之谜

迄今为止,黄巢的死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在《新唐书》上所记载黄巢是自刎而死,但在《旧唐书》上说黄巢是死在别人的刀下,甚至还有人说黄巢在战败后并没有死去,而是削发为僧,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那么,到底黄巢是怎样死去的呢?让我们一一来做分析。

黄巢画像

对于黄巢死于他人手下的也有不同的观点。唐代学者崔致远所著的《桂苑笔耕录》中的记载,说黄巢是被时溥所引诱的起义军中的某个将领所杀,但是这又跟尚让杀死黄巢产生了分歧。因为从时间上推断,那时候尚让已经投降朝廷,时溥也不会再去引诱拉拢尚让,再则黄巢也不会对早已背叛的尚让没有防备,所以这个不可信。但是崔致远的文字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他与黄巢处于一个时代,可信度比较高。因此,可以推断出黄巢确实被他人所杀,最有可能就是死在他最信任的外甥林言的手上。

关于黄巢的死敦煌残卷上的记载不太可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黄巢死在泰山附近的狼虎谷有很多史料都进行了相同的记载,相信这个记载不会有太大的差错。而且肃州离泰州相差甚远,肃州的官员是如何得知黄巢被尚让所杀呢?所以这点不可取。

但是,又有许多宋人在笔记中说黄巢并没有死,而是削发为僧,隐姓埋名。但是,试想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经历了数十年惊心动魄的战争生涯后,怎会甘于隐姓埋名,看似荣辱不惊呢?而且他是一个非常狂妄、固执的人,他怎会苟活于世上?因此,这种说法只是想给历史人物蒙上神秘面纱罢了。

黄巢起义吃了多少人

在众多的苦难之中最大的人间悲剧就是吃人,而在历史上发生这种人间悲剧的事情却经常发生,尤其是唐末年间黄巢所带领的农民起义军,由于当时军队粮食的匮乏导致了人吃人的人间惨剧。

黄巢像

以黄巢为首的起义军,在起义失败的前夕在围攻陈州近一年的时间里,为了维持兵队的战斗力,采用过机械化的方式将人磨成肉酱来充当军队的粮食,同时也创造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吃人记录。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可怕的事情,是中国之最,同时也是世界之最。按照历史的教科书上来看,黄巢是农民兵起义的领袖人物,他的起义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促进了时代的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事物的探讨应该需要用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因为他推进了时代的进步而忽略了他本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位伟大的起义军领袖,在对普通老百姓的杀害方式上来看是许多历史上的人物所望尘莫及的,他的食人手段太过于残暴。

到底黄巢在围攻陈州的期间,吃了多少人历史中并没有明确地记载,也已经无法进行统计。但是有据古书记载,在黄巢围攻陈州的一年的时间里,黄巢军队俘虏陈州周边的百姓来当做食物,每天杀掉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他们把抓来的百姓放入石臼中,然后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合着百姓的骨头一同吃掉。一天时间内就要杀掉好几千的百姓,再粗略地计算一下一年的时间里要杀掉的百姓数量,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tangchaogushi/1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