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顼简介-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

陈顼(530年—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陈武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 ,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高宗,葬于显宁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顼出于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年)七月初六日。陈顼年少时宽厚大度,富于才略。成年后,容貌俊美,身高八尺三寸,手垂过膝。有勇力,擅长骑射。陈武陈霸先在平侯景之乱时镇守京口,梁元帝征召陈武帝子侄入侍,陈顼陈武帝之遣赴江陵,经多次升迁,任为直阁将军、中书侍郎。
承圣三年(554年),江陵陷落,陈顼被迁到关右。
永定元年(557年),遥授袭封为始兴郡王,食邑二千户。
永定三年(559年),陈武帝陈霸先去世,陈顼之兄陈文帝陈蒨即位,改封陈顼为安成王。
天嘉三年(562年),陈顼从北周归国,被授为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并官任佐史。不久又授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北江五州诸军事,扬州刺史,进号骠骑将军。天嘉四年(563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天嘉六年(565年),迁任司空。陈顼因为是陈文帝的兄弟,权势在朝野之上甚重。直兵(王府属官)鲍僧睿凭借陈顼的势力横行不法,御史中丞徐陵上奏弹劾他,与南台官属一起讲奏章送入陈文帝宫内。陈文帝见徐陵上奏时冠冕严整、表情严肃,为之正坐。徐陵上奏弹劾时,陈顼正在殿上,仰头观看陈文帝,流汗失色,徐陵派遣殿中御史扶着陈顼下殿。陈文帝为此免掉陈顼侍中、中书监之职,朝廷之上为之肃然。
天康元年(566年),陈顼再加封尚书令。
权势日增
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病重,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与安成王陈顼、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入宫侍奉医药。当时太子陈伯宗年幼柔弱,陈文帝惧怕他难以守住皇位,对陈顼说:"我想效仿当年吴太伯传位于其弟。"陈顼伏在地上痛哭流涕,坚决推辞不受。孔奂对陈文帝说:"安成王是您的兄弟,必定会效仿周公辅政。他若有废立之心,臣等虽然愚钝,也不敢听命啊。"同年五月,拜任陈顼为司徒,进号骠骑大将军,总领尚书职,都督中外诸军事,给予班剑三十人。陈顼的权势在陈文帝死后一步步增大。当时刘师知为中书舍人,与陈顼、尚书仆射到仲举同受陈文帝遗诏辅政。刘师知、到仲举在宫内参决朝政,陈顼与左右三百人入居尚书省。刘师知感到陈顼的地位和权势逐渐加大,心里十分忌惮,与尚书左丞王暹等谋划将陈顼调出京城。多位朝臣十分犹豫,都不敢首先提及此事。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矫诏调令陈顼去东府经理州务。陈顼将要出京,中记室毛喜驱车进入王府见陈顼说:"大陈立国十分短暂,国内祸患一件件到来,内外危机严重。太后深入地思考过解决的办法,才令您进入中枢共同处决政务。如今调您出去,一定不是太后的意思。愿您为宗庙社稷考虑,不要听从那些小人的话语。今天您一旦出京恐怕就要受制于人了,就像当年的曹爽,想做一个无权势的富家翁,这可能吗?"
擅权秉政
陈顼派遣毛喜就刘师知密谋将他调出京师之事与领军将军吴明彻商议,吴明彻说:"眼下新帝守丧,政事处理大多缺失。殿下处理大事就像周公、召公一样,应该留下辅助皇帝安定社稷,一定要安心地留在朝中。"于是陈顼假装生病,召刘师知入王府,留下他说话,同时派毛喜先入宫面见太后。太后说:"如今新帝伯宗年幼柔弱,所以政事才委任刘师知等二人决断。这不是我的本意。"于是毛喜又去见皇帝陈伯宗陈伯宗说:"调安成王外任这件事完全是刘师知等人所为,朕不知道。"毛喜出宫之后去向陈顼报告此事。于是陈顼扣押了刘师知,自行入宫面见太后和皇帝,陈言刘师知的罪行,草拟诛杀刘师知的敕令请求皇帝答应,将刘师知交给廷尉。当夜,就在狱中将他赐死了,还将王暹诛杀。自此以后,国家大政全部都归于陈顼了。陈文帝的宠臣右卫将军韩子高镇领军府,在建康诸将中带领的兵马最多,与到仲举合谋图取陈顼。还没来得及行动,毛喜请求精选人马分配给韩子高,并赐给他铁、炭等物资,检修兵器盔甲。陈顼不解,问道:"韩子高将要谋反,正想要收取他的兵权,你为何还要这样做呢?"毛喜回答说:"先帝刚刚下葬,边境的强敌也有很多,而韩子高是受命于先帝的,只能在表面上顺从他。要施以恩惠引诱他,让他安心,然后缓缓地削夺他的权力,只需要一个壮士就够了。"陈顼深以为然。到仲举被罢官归乡后,心中十分不安。韩子高也日益感到不安,请求出京去衡、广诸镇统兵。上虞令陆昉及韩子高的军主告发他们谋反,陈顼在尚书省,召文武大臣在一起议立皇太子。第二天,到仲举、韩子高入尚书省,一到尚书省就被拘押,一起押送给廷尉。皇帝下诏于狱中赐死。
篡位自立
光大二年(568年)正月,因为侄子陈伯宗年幼,陈顼进一步攫取朝政权力。加封太傅,兼司徒。而且给予特别礼遇,可不解剑不脱履上殿,增加邑户连同旧邑共三千户。七月,陈伯宗封皇弟伯智为永阳王,伯谋为桂阳王。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陈顼以陈伯宗个性太软弱,难以担当大任为由发动政变,用太皇太后章要儿(陈顼叔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的名义下诏废黜陈伯宗,降封为临海王,而后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又下令,废黜陈伯茂为温麻侯,安置在别馆,陈顼派人在路上拦截,在车内杀害了他。武帝陈霸先的近亲宗室据记载仅有第六子陈昌,兄陈道谈与两个侄子陈蒨、陈顼。武帝在位时,陈昌、陈顼被扣押在关中,在国内的皇位继承人竟然只有陈蒨一人。文帝陈蒨在位时,诸子年幼,所能依靠的宗室也只有陈顼一人。宗室成员的稀少这一客观条件无形中抬高了宗室成员的地位,陈蒨、陈顼兄弟二人能先后在不符合法理的情况下即位,都得益于这一客观条件。改尊太皇太后章要儿为皇太后,立妃柳敬言为皇后,世子陈叔宝为皇太子。封皇子陈叔陵为始兴王,以尚书仆射沈钦为左仆射,度支尚书王劢为右仆射。封皇子陈叔英为豫章王、陈叔坚为长沙王。
太建二年(570年)正月,以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郢州刺史黄法抃为中权大将军。三月,皇太后章氏崩;四月,被废为临海王的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
太建四年(572年)正月,陈宣帝以云麾将军、江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陵为湘州刺史,进号平南将军;东中郎将、吴郡太守、长沙王陈叔坚为宣毅将军、江州刺史;尚书仆射、领大著作徐陵为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尚书右仆射。二月,封皇子陈叔卿为建安王。
太建北伐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陈宣帝计划讨伐北齐。众大臣对此意见不一,只有吴明彻坚决支持。时陈宣帝意已决,又让大臣们推选主帅。多数大臣认为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高权重,应为主帅。但尚书左仆射徐陵却认为:“吴明彻的家乡在淮左,知道当地的风俗;而统军、谋略的才能,当今也没有超过他的人。”都官尚书裴忌也同意以吴明彻为帅。陈宣帝即命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并诏加侍中、赐女乐一部,与裴忌领兵十万北击北齐。吴明彻攻秦郡(治今南京六合),都督黄法氍攻历阳(今安徽和县)。
四月,黄法氍部将复广达于大岘(今安徽含山东北)击破北齐军,吴明彻部将程文季率敢死队,拔掉州前水障木栅,进围秦州。北齐遣军援救历阳,为黄法氍所败,又以尉破胡、长孙洪略援救秦州。吴明彻使猛将萧摩诃击斩北齐军前队善射者西域胡及大力者10余人,北齐军大败,斩获不可胜计,尉破胡逃走,长孙洪略战死。北齐使王琳赴寿阳(今安徽寿县)召兴,以抵抗陈朝
五月,黄法氍攻克历阳,尽杀守城士兵后进军合肥,合肥望旗请降。秦州也投降了。因为秦郡是吴明彻的故乡,所以宣帝下令让他拜祠上坟,诏令准备牛、羊、猪三牲,下令拜祠上坟,文武羽仪很盛大,乡里都以此为荣。陈宣帝诏令派谒者萧淳风,去寿阳册封吴明彻,在城南设坛,二十万将士列旗击鼓操戈披甲,吴明彻登坛接受册封,礼仪完毕后退下,将士们无不欢呼雀跃。
太建九年(577年)十月,陈宣帝听闻北周灭北齐,即乘机争夺淮北地区,于是诏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命令他的大儿子戎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吴惠觉兼理州中事务。吴明彻的部队抵达吕梁,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率军抵抗交战,不久吴明彻走投无路,于是被擒。不久因为忧愤加重病情,死于长安,时年六十七岁。
患病去世
太建十四年正月初五日(582年2月12日),陈顼病重。太子陈叔宝与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一并在宣帝身边侍疾。始兴王陈叔陵暗地里怀有异志,命掌管煎药的官吏磨刀准备刺杀陈叔宝。正月初十日(2月17日),陈顼在宣福殿去世,终年五十三岁,遗诏让皇太子陈叔宝继位。
太建十四年(582年)二月十七日,上谥号为孝宣皇帝,庙号高宗。二月十九日,葬于显宁陵(在今江苏南京郊区)。

为政举措

政治
• 诛锄异己
安成王陈顼独揽大权后,开始了进一步打击异己的行动。首先是铲除朝中反对其的文帝旧臣和反叛势力。子高是文帝最信任的军事将领,“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陈顼掌权后,韩子高因“兵权过重,深不自安,好参访台阁,又求出为衡、广诸镇”,但不为陈顼允许。韩子高于是与到仲举及到仲举之子到郁密谋造反,始兴王陈伯茂也秘密参与。光大元年(567年) ,韩子高、到仲举、到郁被人告发而全部被下狱赐死。沈皇后在陈顼掌权后才意识到大权旁落,与始兴王陈伯茂秘密策划建安人张安国造反,希望以此夺权。但被陈顼发觉,张安国被诛杀。
• 镇压叛乱
华皎与文帝早在侯景之乱时就私交甚好,文帝时期华皎担任湘州刺史、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成为镇守长江中游的重要将领。“韩子高诛后,皎内不自安,缮甲聚徒,厚礼所部守宰。”光大元年(567年) ,华皎联络北周与傀儡政权后梁的军队起兵造反,被大将吴明彻、淳于量等镇压,华皎只得孤身逃往江陵,所部大多被诛杀。
经济
陈顼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民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
军事
陈宣帝继位后,北周遣使聘陈,约陈共伐齐。太建五年(573年),派大将吴明彻乘北齐大乱之机北伐,攻占了吕梁(今江苏徐州附近)和寿阳,一度占有淮、泗之地。这时候,北齐衰乱已极,倘若陈军能够乘势前进,可能消灭北齐。可是陈宣帝的进图淮南,其目的还在于划淮而守,苟安江南,因此停兵淮南,坐失灭齐的良机。北周灭齐后,陈宣帝却想争夺徐、兖,出兵北伐。太建十年(578年)吴明彻进攻彭城被周军击败。此后北周就把兵锋指向了淮南,到翌年冬,江北、淮南尽被北周夺走,陈氏的江东政权摇摇欲坠了。

陈顼的故事

真龙之身
陈顼在担任直阁将军、中书侍郎时,有马军统领李总与陈顼为旧交,常常一道游玩共处。陈顼曾在夜里喝醉了酒,未灭灯而入睡,李总正好出去了,不一会回来,便见到陈顼之身体乃是一条大龙,李总当下惊恐无比,拔腿就跑,躲到别屋去了。
太伯之事
陈文帝陈蒨在病重时,太子陈伯宗年幼,陈文帝怕陈顼会在他死后篡夺皇位,对陈顼说:"我想要像当年吴太伯传位季历一样传位给你。"陈顼在地上痛哭流涕,并说:“如果皇兄一定要这样做,那我宁可去死。”虽然陈顼表面上推辞了陈文帝的要求,但是在陈文帝死后却篡夺了皇位。

人物评价

陈朝大臣江总评价:妫水枢宿,姚墟大虹,讴歌承历,揖让受终,重规帝绪,踵武王风,名山纪变,清庙传功,我后丕承,思弘祖业,莅政恭己,临朝凝默,焕烂九功,葳蕤七德,宪章昭著,威灵允塞。
• 唐初史学家姚思廉陈书》:①高宗器度弘厚,亦有人君之量焉。世祖知冢嗣仁弱,弗可传于宝位,高宗地居姬旦,世祖情存太伯,及乎弗悆,大事咸委焉。至于纂业,万机平理,命将出师,克淮南之地,开拓土宇,静谧封疆。享国十馀年,志大意逸,吕梁覆军,大丧师徒矣。江左削弱,抑此之由。呜呼!盖德不逮文,智不及武,虽得失自我,无御敌之略焉。 ②少宽大,多智略。及长,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手垂过膝。有勇力,善骑射。
• 唐初大臣虞世南评价:宣帝度量宏广,推心待物,可谓宽仁之主焉。
李延寿《南史》评价:陈宣帝器度弘厚,有人君之量。文帝知冢嗣仁弱,早存太伯之心,及乎弗悆,咸已委托矣。至于缵业之后,拓土开疆,盖德不逮文,智不及武,志大不已,晚致吕梁之败,江左日蹙,抑此之由也。

家庭成员

家世
• 祖父:陈文赞,追尊景皇帝
• 父亲:始兴昭烈王陈道谭
• 叔叔:陈武帝陈霸先、南康忠壮王陈休先
兄弟
• 哥哥:陈文帝陈蒨
后妃
• 皇后柳敬言,生陈后主陈叔宝
• 钱贵妃,生河东王陈叔献
• 彭贵人,生始兴王陈叔陵
• 曹淑华,生豫章王陈叔英
• 何淑仪,生长沙王陈叔坚、宜都王陈叔明
• 魏昭容,生建安王陈叔卿
• 袁昭容,生晋熙王陈叔文、义阳王陈叔达、新会王陈叔坦
• 刘昭仪,生新蔡王陈叔齐
• 王修华,生武昌王陈叔虞
• 韦修容,生湘东王陈叔平
• 申婕妤,生南安王陈叔俭、南郡王陈叔澄、岳山王陈叔韶、太原王陈叔匡
• 王姬,生淮南王陈叔彪、巴山王陈叔雄
• 吴姬,生始兴王陈叔重
• 徐姬,生寻阳王陈叔俨
• 淳于姬,生岳阳王陈叔慎
• 施姬,生临贺王陈叔敖、沅陵王陈叔兴
• 曾姬,生阳山王陈叔宣
• 杨姬,生西阳王陈叔穆
• 袁姬,生新兴王陈叔纯
• 吴姬,生巴东王陈叔谟
• 刘姬,生临江王陈叔显
• 秦姬,生新宁王陈叔隆、新昌王陈叔荣
子女
儿子
• 长子:陈后主陈叔宝,母柳皇后柳敬言
• 次子:始兴王陈叔陵,母彭贵人
• 三子:豫章王陈叔英,母曹淑华
• 四子:长沙王陈叔坚,母何淑仪
• 五子:建安王陈叔卿,母魏昭容
• 六子:宜都王陈叔明,母何淑仪
• 七子:早卒
• 八子:早卒
• 九子:河东王陈叔献,母钱贵妃
• 十子:早卒
• 十一子:新蔡王陈叔齐,母刘昭仪
• 十二子:晋熙王陈叔文,母袁昭容
• 十三子:淮南王陈叔彪,母王姬
• 十四子:始兴王陈叔重,母吴姬
• 十五子:寻阳王陈叔俨,母徐姬
• 十六子:岳阳王陈叔慎,母淳于姬
• 十七子:义阳王陈叔达,母袁昭容
• 十八子:巴山王陈叔雄,母王姬
• 十九子:武昌王陈叔虞,母王修华
• 二十子:湘东王陈叔平,母韦修容
• 二十一子:临贺王陈叔敖,母施姬
• 二十二子:阳山王陈叔宣,母曾姬
• 二十三子:西阳王陈叔穆,母杨姬
• 二十四子:南安王陈叔俭,母申婕妤
• 二十五子:南郡王陈叔澄,母申婕妤
• 二十六子:沅陵王陈叔兴,母施姬
• 二十七子:岳山王陈叔韶,母申婕妤
• 二十八子:新兴王陈叔纯,母袁姬
• 二十九子:巴东王陈叔谟,母吴姬(与始兴王陈叔重母吴姬非一人)
• 三十子:临江王陈叔显,母刘姬
• 三十一子:新会王陈叔坦,母袁昭容
• 三十二子:新宁王陈叔隆,母秦姬
• 三十三子:新昌王陈叔荣,母秦姬
• 三十四子:太原王陈叔匡,母申婕妤
• 陈叔叡,并未及封
• 陈叔忠,并未及封
• 陈叔弘,并未及封
• 陈叔毅,并未及封
• 陈叔训,并未及封
• 陈叔武,并未及封陈叔处,并未及封
• 陈叔封,并未及封
女儿
• 齐熙公主陈净玲,第十三女,下嫁沈叔安。
• 宁远公主(宣华夫人),母施姬,隋文帝嫔妃。南宋《嘉泰吴兴志》称其为第十四女。
• 某女,陈叔宝妹,陈灭亡后,被赐予贺若弼为妾。
• 临川长公主,母曾美人,第二十四女。隋文帝的弘政夫人,见于《嘉泰吴兴志》,亦不确定与宁远公主是否为同一人。
• 武成公主,母吴妃(吴太妃),见于《嘉泰吴兴志》。
• 乐昌公主,正史无载,见于《本事诗》和《两京新记》。下嫁徐德言,破镜重圆故事的主人翁。

史书记载

• 《陈书·卷五·本纪第五》
• 《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
• 《资治通鉴·陈纪四·卷一百七十》
• 《资治通鉴·陈纪五·卷一百七十一》
• 《资治通鉴·陈纪六·卷一百七十二》
• 《资治通鉴·陈纪七·卷一百七十三》
• 《资治通鉴·陈纪八·卷一百七十四》
• 《资治通鉴·陈纪九·卷一百七十五》

陵寝墓地

陈宣帝显宁陵位于今南京市西善桥油坊村罐子山北麓。显宁陵依山建筑,先凿墓室,后堆土成冢。显宁陵地宫由墓室、墓道、封门墙、甬道、墓门、排水沟构成。花纹砖砌成的墓室长10米,宽6.7米,高6.7米。墓室呈椭圆穹窿顶建筑结构。墓室和甬道相连,甬道顶部是用砖砌成的券形。甬道中有两道石门,甬道的终点用砖砌成了一道封门墙。封门墙外是用条砖砌成的长37.5米的墓道。显宁陵地上建筑仅存一座封土堆,高10米,周长141米。陵前神道石刻已经无存。陵中出土有陶俑、青瓷小碗、鎏金铜泡。其中有一件陶女俑,白衣施彩,头梳双髻,身穿宽袖对襟长袍。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nanbeichao/chen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