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谢安,东山再起

谢安出身于东晋的大族,身世显赫,但却不愿为官,而是隐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整日吟诗作赋。当时的士大夫中有这样一句话:“谢安不仕,天下百姓该 怎么办呢?”由此可见他的名望与才能。40多岁时,谢安才“东山再起”,出山为官,并且凭借他卓越的才能和气度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隐居东山,无意仕途
   谢安(320—385年)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安石。陈郡谢家是当时有名的大家族,在永嘉之乱中跟随晋元帝司马睿过江东迁。谢安小时候就很聪 明,在这样的家庭中,他又受到了极好的教育,长大后越来越显示出非凡的气度,颇有名家风采。时任尚书吏部郎的桓彝(桓温的父亲)赞叹说:“这孩子风骨清 俊,以后的地位定能与王承相比。”王承是东晋初期的大名士,桓彝拿谢安与他比,自然是对谢安异常看重。
  谢安虽然出身名门,可成年后的 他不愿置身于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官场,更不愿意借家庭的威望入仕,于是他整日闲居于会稽东山地区。会稽有山有水,山明水秀,如此去处,自然少不了文人雅 士。谢安在此与王羲之许询孙绰、李充等名士同游山水,或作诗或作画,逍遥自在。谢安才华出众,又声名远播,虽隐居于此,也还有不少人来请他出山为官, 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那时,谢氏族中人才辈出,谢安的堂兄谢尚已当上了荆州刺史,谢安的兄弟也纷纷出任高官,谢家门楣甚是光辉,而谢安 却整日与文士游山玩水,不愿当官。许多有才识的人都为他感到可惜,有人还说:“安石不出仕,如天下百姓何?”不过也有人认为谢安太清高狂妄,竟无视皇权的 存在,他们还上书请求治他的罪。
  谢安对别人的议论不屑一顾,不过他没能一直隐居下去,他弟弟谢万出事后,他的人生就此改变。
  ■出山做官,力挽狂澜
  谢万官居西中郎将,管理青、豫、冀、并四州的军事,位高权重,可是他高傲自大,不知道善待下属。谢安经常劝他可他就是不听。晋穆帝升平三年(359年),谢万率军北征,结果惨败,他因此被罢官,谢氏家族在朝中的权势受到极大削弱。
  谢安在弟弟被罢官后只得出山,以维护谢家的声望。他先是当了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在谢万因病去世后,他又改任吴兴太守。
   东晋朝廷在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年间(371—372年)政局动荡,桓温领军进行了第三次北征,攻打前燕,不料被前燕名将慕容垂打得大败而归。桓温回来后 不久就废黜了晋废帝司马奕,拥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即简文帝。谢安发觉了桓温觊觎皇位之心,决定帮助朝廷,不让桓温得逞。
  简文帝在位 不到两年就抑郁而逝,他将皇位传给了太子司马曜,是为孝武帝。而桓温一直想让简文帝逊位给自己,此时他大失所望,于是带军至建康,阴谋以武力争夺皇位。谢 安沉着应对,以妙计解除了这场危机。回军途中,桓温染上重病,仍心系皇位,他给朝廷上书请求恩赐他九锡之礼。谢安从中机智地斡旋,延迟赐封的时间,使桓温 至死也没见到朝廷的封赐文书。谢安后来又当上了尚书仆射兼吏部尚书,东晋的朝政已被他握在手中。
  虽然桓温篡位的危机已经化解,可东晋政权仍然不稳。朝廷内部,皇族与公卿士族间的矛盾、公卿士族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消除过;而外部又受到实力不断壮大、且已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的威胁。内忧外患,一时并起。
  ■镇静自若,决胜千里
   一场危机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悄然降临,前秦皇帝苻坚决心统一南北,他统领百万之师南下灭晋。闻知消息的东晋朝野皆乱,人人都认为抵挡不了 前秦的进攻,而谢安在这紧急关头表现出了宰相气量,他举止不乱神色如常。朝廷任命他为征讨大都督,掌握军权。他令弟弟谢石、侄子谢玄、儿子谢琰等人领八万 晋军迎敌。行军之前,谢玄想知道叔父如何打算,就请他明示,谢安神色自若地说:“到时我会下命令的,你先去吧。”之后就不再言语了。
   荆州的守将桓冲心中也是焦躁万分,他特意派了3000精兵过来援助朝廷,不过却被谢安拒绝了。众人对谢安能否使东晋转危为安疑虑重重。实际上,谢安怎能不 着急呢,只是他身为东晋宰相,身系国家安危,他若表露出焦躁之情,那么整个国家就会方寸大乱,因此他只得隐忍心中的烦乱,定下心来安排大局。他一面稳定人 心,一面从容地准备战事。后来,谢安与客人在府中下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传了过来。他接过看后就扔在了一边,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却忍不住了,问他情 况如何,谢安平静地说:“小儿辈已经破敌。”可是棋终送走客人后,谢安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喜悦之情,回内室之时,他竟忘了抬脚跨门槛,结果把鞋底的木齿都 撞断了。
  ■无辜遭忌,贤臣离世
  淝水一战让谢安的名望如日中天,不过同时他也受到会稽王司马道子的疑忌,司马道子时不时地在孝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谢安。谢安也察觉到自己的处境不妙,想伺机离开朝廷。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前秦国内起了内乱,苻坚派人求东晋出兵帮助平定。谢安请求自己前去,然而他尚未出发就身染重病,不久就去世了。孝武帝觉 得很惭愧,为他举行了庄严的悼念仪式,还追封他为太傅,百姓们将他尊称为“东山贤人”,史书上还称他为“江左第一风流丞相”。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jinchaogushi/1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