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 的主人公是韩信。
公元前 204 年,韩信作为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率领军队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 20 万兵马,在井陉口准备迎战。韩信的部队要通过道路狭小的井陉口,赵军谋士李左军主张堵住井陉口并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但大将陈余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命令部队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让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天明时,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久,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奋勇拼杀。赵军无法取胜,想要回营时,却发现营中已插满了汉军旗帜,于是军心大乱,四处溃逃。汉军乘胜追击,大破赵军。
战后,将领们问韩信为何采用背水列阵这种看似违反常理的战术,韩信解释说这是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背水一战” 这一成语由此而来,用来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