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统治者对直接控制地区进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域划分?

商朝约西元前21-16世纪间,曾多次迁徙都城,盘庚以后稳定在今河南安阳的小屯一带,为商王的王畿。《尚书?酒诰》指出商代有内、外服之分。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分封给邦伯的封地。以后演化成五服甸(日祭)、侯(月祀)、绥(宾,时享,即每季祭祀纳贡)、要(岁贡)、荒(终王死时才来通知),此说只是依据远近表示小诸侯应尽的义务和待遇,所以不能算地方行政区。只有商王直接统治的疆域内,才算是地方行政区划开始的标志。

商代行政区划首先是王都及王畿。兹邑、大邑商、夭邑商、商邑皆指商代后期的都 城安阳殷墟;而中商和商(第一种用法)则是指商代的王畿地区,这一地区包括了今天河南省中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以及山 东省西南一部分。

商统治者对直接控制地区进行了行政区域的划分:王畿 以大邑商为中心,其外是单,再外是郊野,卜辞中称为鄙和奠。在鄙 或奠的边境地区叫戈;而在鄙(奠)与戈中邑又是最基本的行政区划。

商代四土或四方是否属商的直辖行政区域,历来说法不一,由于方国和封国杂厕其中,被分封的诸侯国对商王朝时 从时叛,关系时常处于变动之中,这决定了四土或四方不能归入商的行政区划系统。

商代诸侯国的行政区划和商王畿基本一致,也是由鄙(奠)、戈和邑组成,这是商代行政区划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商代专制集权国家的一个重要表现。

疆域

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不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大国,但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始都亳,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先商时期,商族为夏后氏的诸侯,商族首领称作商侯。有封地七十至一百里。

远古时代,中原的华夏民族与外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晚商的北界在易水流域,西达太行山麓,西南界在沁水流域,南界在商丘之南,东界在曲阜之西。

都城称作邑或商邑,其外七十至一百里内属于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作蒿(郊)、鄙、奠(甸)。邑、郊、鄙、甸此四地相当于商王朝的王畿地区,在《尚书·酒诰》中称为内服。

都城

记载先八后五,即成汤灭夏前八次徒都,而后五迁。王国维搜罗史料凑成八迁。契自亳迁蕃、昭明迁砥石、昭明迁商、相土迁商邱、相土迁泰山下,又复归商邱、商侯迁殷、殷侯迁商邱、汤始居亳。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hangchaogushi/1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