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传位给雍正时,为何一点不担心手握重兵的胤禵会造反?

九子夺嫡一直是近几年影视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指的是清朝康熙

皇帝的儿子们争夺帝位的历史事件。

九个儿子主要分成两派,太子党和八爷党,太子党包括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八爷党包括大阿哥爱新觉罗"胤褆、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誐、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其中大阿哥和三阿哥鲜少为人所知。

两派之间随着康熙皇帝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势如水火。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病逝,留下遗诏传位于四阿哥胤禛,由于这一道圣旨是由康熙的近臣,当时的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所以争议很少。

但是,康熙传位给雍正

时,没考虑过在外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会造反吗?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又名允禵,康熙皇帝十四子,雍正皇帝同胞弟弟,生母为德妃乌雅氏。

康熙五十七年,爱新觉罗"胤禵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进驻青海,康熙五十八年,胤禵抵达西宁,指挥作战,康熙六十年,胤禵转移甘州,企图直捣伊犁,十一月,班师回京向康熙帝禀告作战事宜,之后再次奔赴前线。

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为人正直,重情重义,作战英勇,是难得的将才。按理来说,胤禵与雍正皇帝是同胞兄弟,应该关系更加亲近,可是十四阿哥胤禵却是地地道道的八爷党,站在自己同胞哥哥的对立面,就是这样,康熙皇帝在临死之前为什么那么放心将皇位交给雍正皇帝,而不担心在外手握重兵的胤禵会趁机造反吗?

一、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之所以不造反,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性格,胤禵虽是八爷党,但是与其他人不同,他厌恶勾心斗角,为了达成目的不折手段,为人正直,重情重义,所以这也是胤禵本身的性格造成不会造反

更为关键的是胤禵有牵挂,虽然胤禵与雍正的关系不好,但是与自己的母亲却是亲近,而且他的妻子、孩子都在京城,一方面胤禵重情,母亲,妻子,孩子都在京城,一旦他有造反的念头,就会连累自己的母亲和妻儿,另一方面,如果他造反,母亲,妻儿都会成为雍正皇帝手中的人质,就为了这个也不会造反。

二、胤禵师出无名,胤禵在外带兵时,康熙皇帝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临终传位于四阿哥胤禛,路上信息传递的时间,胤禛已经携圣旨登基称帝,这时候要是胤禵出兵京城,师出无名,到时候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

胤禵出兵在外,并被康熙皇帝封为大将军王,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于胤禵的器重,但是这个大将军王就已经定了胤禵的身份,只能是打战的将军。

另外,胤禵在外打战,带的都是朝廷的军队,军人对于朝廷是绝对忠诚,这时候四阿哥胤禛已经登上皇位,对于将士而言,谁当皇帝无所谓,主要的是自己在军队中有出路,通过打战改善家里的情况,更何况,雍正上位之前,贤名在外,积累了良好的声望,所以对于胤禛当皇帝是众望所归。

这时候要是胤禵随意出兵,就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地步,毕竟胤禵只是将军,不是皇帝,只有军队的使用权,军队的所有权仍在皇帝手中,到时胤禵带兵入境,雍正皇帝只要下发圣旨,军队就会一溃而散,所以别看胤禵这个大将军王外表多么风光,内里仍是虚的。

胤禵在外打战时,朝堂上局势已定,胤禛登上帝位,八爷党大势已去,就算这时候胤禵出兵造反,不仅师出无名,而且枯木难支,自己已经离开京城很久,对于京中的局势不了解,贸然出兵,不理智的行为。

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粮草在大战过程中尤其重要。胤禵在外打战,可是粮草都是京城提供,再说只要胤禵有造反之心,就会有人上报朝廷,到时候粮草短缺,对立时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雍正皇帝的妃子年氏,家族渊源深厚,其兄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那时的年羹尧还不是权倾朝野,但是仍掌握着粮草的输送,可以说年羹尧是地地道道的保皇党,再说,支持胤禛不仅是对自己有利。对自己的家族也是好处多多。

只要有人向雍正皇帝泄密,胤禵有造反之心,年羹尧就会切断粮草的输送,到时候胤禵还是要妥协。毕竟胤禵虽然站在八爷一派,但是家国大义还是了然于心的,不会因为自己的缘故,损害国家的利益,所以一旦粮草短缺,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到时候因为粮草的原因而失利,就会使清朝陷入不利的境地。

另一方面,就是胤禵带兵入京,长时间的缺少粮草,不利于行军,到时候就算胤禵手握大军,军心涣散还是不行的,更甚者,还会内部发生矛盾,胤禵一方面要面临京城方面的突袭,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稳定军心,对于胤禵而言,这是内忧外患。

最后,虽然历史上对于胤禛的皇位来历争议不断,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看,雍正皇帝却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好皇帝。虽然雍正皇帝对待自己的兄弟是铁血手段,但是总体上看还是友好的,圈禁胤禵,虽然最后晚年放出,但是已经失去了当时的雄心。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gchaogushi/4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