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与中亚伊斯兰强权的碰撞:不占优势

一、清朝与阿富汗的早期接触:相遇于帕米尔高原的两大帝国

乾隆二十四年,正当清朝经过长期战争,终于消灭准噶尔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两路,再一次将中原王朝的疆域延伸至帕米尔高原之际,中亚西部的政治格局同样处于激烈的动荡与重组之中。18世纪中叶,原先在中亚地区居于霸主地位的布哈拉(Bukhara)汗国阿斯特拉罕王朝,已经在乌兹别克各部之间无休止的内讧和波斯征服者纳迪尔沙赫的入侵之下土崩瓦解,名存实亡。

1747年7月,曾为纳迪尔沙赫麾下将领的普什图部落酋长艾哈迈德在坎大哈称王,开创了杜兰尼帝国,为近代阿富汗民族国家的前身,并于在位期间不断对外扩张,征服了西起呼罗珊,东至克什米尔,北抵阿姆河,南达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1751年前后,艾哈迈德沙赫发起远征,“使巴尔赫(Balkh)、巴达克山(Badakhshan)和兴都库什山以北其他省份纷纷降服”,将势力延伸到帕米尔高原西南地区,从而与同时期进入中亚的清朝迎面相遇。

清朝在统一战争的进行过程中,已经与帕米尔以西的一些中亚政权发生了直接往来,从而对阿富汗在中亚的崛起有所了解。例如巴达克山统治者素勒坦沙在应清朝要求擒杀大小和卓后,向清使如此解释其面临的困难局面:“我等信奉经典,向无自缚回人转送他人之例。

如即行献出,我邻部鄂罕及塔尔巴斯仇国必生事端”;大小和卓被囚时,“浑都斯领兵五千,不念素尔坦沙系派哈巴尔后嗣,全行抢掠,勒取两和卓木”;清使告辞时,“素尔坦沙即行带兵二千往御浑都斯之兵”。其中“鄂罕”即为阿富汗。早在准噶尔部强盛时期便因充当其侵略中亚的跳板而与周边各国结怨的巴达克山,此时更因擒杀大小和卓遭到宗教势力的反对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更无力对抗在背后支持昆都士等政权的阿富汗,不得不向其臣服。

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在将浩罕、巴达克山等国纳入了清朝的宗藩体系之后,还遣使前赴布哈拉汗国与痕都斯坦,意图与当地政权建立官方联系,不过从后来的历史看,这些目的并没有实现,但这些活动对于清政府增进对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亚各国的了解无疑是大有助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巴达克山既与清朝确立了宗藩关系,又臣服于阿富汗,那么也就是说其处在“两属”于清朝和阿富汗两大帝国的一种不稳定状态中。清政府对于巴达克山的这一情况并非不知情。据清朝史料载:“乾隆二十四年大兵逐霍集占,将入爱乌罕境,为巴达克山酋素尔坦沙擒献,其属下有奔爱乌罕者,具以情告艾哈默特沙,以霍集占之见杀,将问罪于巴达克山,先遣使往。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gchaogushi/2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