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而且经常思考一些和自己本职工作并不相干且属于“肉食者谋之”的事情。

二〇一一年,我和一个朋友闲来喝茶,他问我,你看过的次数最多的电影是哪一部?我几乎毫不思考地回答:《甲午风云》。该片20世纪60年代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李默然、浦克、庞学勤主演。朋友说再过几年就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了,你不想写点什么?朋友一句无意间的提示,倒勾起了我的写作欲望。于是二〇一二年一整年,我几乎都在搜集资料。我曾经两次赴威海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也曾专程凭吊过邓世昌墓,参观过他在广州的故居……其间,我阅读大量有关甲午战争的文献、史书以及与之有关的资料。

二〇一三年年初,我在家中“鑫源阁”书房内,面对着满桌的笔记和资料,几乎整整呆坐了一个下午。

我不知道该怎么写……

写一篇甲午历史故事吗?我不会比历史学者写得更详实,更真切。

写一部甲午英雄赞歌吗?我不会比作家写得更宏伟,更嘹亮。

我开始对手中的资料反复阅读、思索,我忽然发觉120年来,我们故事和赞歌已经写得不少,我们缺少的是思考。

于是,我把自己在阅读中头脑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反复去思索,去验证,去寻找,然后再把这些思索、证实、寻找的东西付诸于文字,就形成了这部近十万字的《甲午沉思录》。

说实话,最初动笔时,没想到写这么多,只是想写成一篇文章,可拿起笔来却思如泉涌。于是我把当时脑子里想到的,对的、不对的,有条理的、没条理的,一股脑地先写出来,然后再仔细推敲、修改、整理。就这样,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多。

我不是历史学者,所以引用的史料未必全部真实可靠,但我能保证这些均有出处;我不是作家,字里行间难免有文粗字俗之处,但我保证都是言之由衷;我不是思想家,我能思考和提出的问题、观点未必全部正确,但我是在用心去想。

感谢我的好友、领导黄立松给我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我能有大量的时间用于写作。他也是就这部书与我交流讨论最多的朋友。感谢我的老领导武润身经理,他在看完我的书稿后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对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给予一一指正。特别要感谢已退休的原广东高教出版社总编辑杨明新老先生,他不但认真阅读了全书,而且以一个专业人员的眼光对我进行悉心指导,并亲笔写信,非常热心地向有关方面推荐此书,使我深受感动。令我感动的还有我的好朋友、镇海炼化建安公司总经理都跃良,作为企业家的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去年写下了他的企业管理专著《良石问路》。对于我这本书,他不但认真阅读,提出修改意见,而且多次热心联系出版社,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青岛石化检修公司的王绍成主任两次陪我去威海采访。我的同事区淑桢、梁洁云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技术帮助,我的同事陈思涛帮我完成了部分文字录入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两年来对我的支持。

(曾跃林:生于困难时期,长于动乱时期,学于开放时期,变于改革时期。十二年教师生涯,一无所事;二十二年企业经历,毫无所成;好读书,不求甚解,爱思考,海阔天空。感性做事,理性做人。文人本色,匹夫之心。乐与“智”者道,愿与“俗”人言。)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gchaogushi/2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