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是谁?乾隆为什么不肯放过他

乾隆四十三年,距离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这几位与当今天子有沾亲带故关系的满族男儿去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经历了雍正十多年的统治之后,乾隆皇帝登上历史舞台,此时国库充裕,国泰民安,没有乱世风险,妥妥的就是一个太平盛世。

为了加固清王朝的统治,也是为了让现在的太平盛世看起来更像一个“盛世”,乾隆皇帝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平反活动。虽然这个活动和清王朝历代流传下来的祖制相违背,但是乾隆皇帝果敢地做了,这是他作为君王的自信。他认为如果自己不做,后世的人就更不敢做,而这也是一个使他被后世歌颂的绝好机会。

就在这次的平反过程中,曾被顺治认定有“阴谋篡逆”之罪的多尔衮多铎都被平反,可是他们的兄弟,同罪的阿济格却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这是为何?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多尔衮多铎阿济格都是努尔哈赤的孩子,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生兄弟。

阿济格是老大,他在幼年时受到父亲的宠爱,可在多尔衮和多铎出生之后,他宠爱便被分去了。父亲去世之后,阿济格分到的东西,比起两个兄弟来只少不多,这就加深了三兄弟之间的矛盾。

皇太极继位之后,为了使自己的地位稳固,开始挑拨这三兄弟的关系,他重用多尔衮,同时又找了借口把阿济格贬得更低,此时多尔衮已是睿亲王,弟弟多铎升迁为郡王,可是阿济格没有挪动窝。

皇太极去世之后,这三大兄弟都对这个皇位虎视眈眈。多尔衮大家知道,虽然对皇位虎视眈眈,最后还是在险境之中支持顺治帝上位,而自己则变成了地位高贵的摄政王,不管他的心是如何的,但是他也相当于匡扶了清朝社稷,而弟弟多铎也和他是一条心。

只有大哥阿济格在顺治帝登基前后做了许多蠢事。李自成率领着农民军谋反时,他们争北战打了好几场胜仗,便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要染指大清的江山。在多尔衮大权在握的摄政时期,阿济格也多次向他索要封号地位,多尔衮死后,他更是恬不知耻,想要用军队武力进攻,夺得皇位。由此看来,阿济格简直就是一个蠢笨的莽夫。

事已至此,那三个兄弟都受到了顺治的惩罚。多尔衮是被削爵抄家,剔去了皇族宗室的名头,甚至有传言说顺治帝将他鞭尸挫骨扬灰。阿济格也被开除了宗室的名号,而参与最少,死得最早的多铎则被降了爵位。

以上也就是三位的罪过了,野心勃勃死后什么也没有。

乾隆皇帝大规模给之前获罪的宗亲平反,虽然说这是一波为了刷取百姓和皇族宗室好感度的操作,但乾隆也不是毫无原则地进行平反。而他的原则就是功过到底能不能相抵。满足这个标准,那么就有被平反的条件。

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虽然说是野心勃勃但好歹也扶持了顺治皇帝上位,让江山稳固了下来,所以乾隆皇帝根据《清实史》记载中的功绩等,恢复了多尔衮和多铎的荣誉和封号。

但是阿济格此人罪孽深重,他所犯的错误,和他南征北战立下的功绩并不能相抵。

首先在攻打李自成时,他谎报李自成已死,就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功绩有多么强大,可事实上,李自成却并没有死去,本来就是大罪,当时却没有被狠狠惩罚。

其次是在多尔衮执政期间,他蛮不讲理,非要让多尔衮给他封号和荣华富贵,这是居功自傲,没有为江山社稷做一些好事,却想要享受这么多,怎么可能会在后世好好给他平反?

而最为严重的一条,还是他试图武装夺取政权,自己想要称王,这绝对是犯了历代皇帝的忌讳。如此迷恋权势之人,纵使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想要平反他也需要费极大的一番功夫。更何况他该不该得到平反?值不值得皇帝为他平反?这还需要两说。

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三年为多铎和多尔衮进行平反,恢复了他们的地位,可是那一年他却没有为阿济格恢复地位。可能是因为阿济格的情况实在需要仔细考量。

终于在乾隆四十七年,乾隆恢复了阿济格的皇室宗族身份,对于前人的恩怨情仇,乾隆最后选择了维持表面上的原谅。乾隆这一行为不仅是要打造一个柔和的盛世景象,更重要的是想让自己的统治获得更多的民心,让大家看到一个宽厚仁德的皇帝,最好还能够被歌功颂德,流芳千世。

而在这一大批被平反的人物中,乾隆皇帝也似乎是在费尽心机地想要把他们往好处去放,毕竟连阿济格这种罪无可恕的人最后都能恢复宗族身份,确实是乾隆皇帝绞尽脑汁的结果。

现代的影视剧中塑造过很多乾隆皇帝的形象,有些很像现代的霸道总裁,还有一些畏畏缩缩像极了童年有阴影的孩子,而在这一次的平反事件中,他更像一个善者。这并不是千人千面,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个皇帝的所作所为,得到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

这些不一样的结果是历史的趣味性,也是它的奥妙所在,如果有一天你在研究历史时得到了一个和有些历史不太相同的结论,你不要马上怀疑自己,那可能只是你们角度不同而产生的有趣的不同结果。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gchaogushi/2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