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是如何粉碎清室复辟图谋?

1933年章太炎先生对学生演讲《民国光复》,有一段这样说:“宋案发生,孙、黄欲举岑春煊,岑受梁鼎芬、郑孝胥之愚,议举溥伟(清室宗社党核心分子)为总统,以诱致冯国璋,余力斥之,岑翻然悟,拒梁、郑,梁大骂而去。若余不阻之,虽满清不能兴,然于黄一生功绩将受影响矣。”(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184页;亦收录之于《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 》等处)这一段意思中,有些地方并不难理解:梁、郑固然为拥戴清室者,而所谓“诱致冯国璋”,大概是因为冯国璋在辛亥时效忠清室,“惟一以平乱为己任”的取态。

此事梗概,今人也有所注意,如郭卫东先生论文中提到岑氏有过趁二次革命倒袁之机,举清宗室溥伟当元首,甚至实现宣统复辟的糊涂议论,朱宗震先生也曾提及此事。此事之具体细节,可合观之于章氏自定年谱,中有云:

宋案之后,黄兴起兵江宁,“自知力不制北,又以江苏人怨之,尝欲以军事属云阶(岑春煊)。云阶语余:‘事若克捷,宜以清宗室为大总统,庶几袁氏旧部不能为变。’余曰:‘君欲复辟耶?’云阶曰:‘非也,宣统帝不可为元首。属之恭亲王,暂主大政,不为子孙万世基。’因说春时冯国璋、张勋皆与谋(复辟),今乘其机以覆袁氏,易为力。余曰:‘项城之罪,在杀宋教仁,非得罪民国也。覆项城而戴清之宗室,名曰总统,实与天子无异。倒行逆施,谁助公者。’云阶曰:‘尝问诸有经验者,皆善是策。’余曰:‘有经验者,非郑孝胥耶。彼有大清之经验,未有民国之经验也。是策行,则南北皆刃于君矣。’云阶议始寝。”[《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册,245-246页,亦收录于 《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

又,1928年章太炎为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序文时说自己对于中华民国开国前后最大的一处贡献就是宋案后,“清故恭亲王潜谋复辟,因缘张勋,与南方人士相闻,同志不深观其利病,欲因势而用之,余力言其非,始已。不然,与宗社党同污,所谓志士者竟安在耶?此犹可以自慊者也”。章氏以此颇为自得:若非自己力阻,革命党中“不肖者”恐将事于复辟,而使自身蒙羞,并留下千古奇谭[《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册,516页]。

此三种史料,其事相近相合,且内中所含机理,也大略相同:第一者云之所以推举溥伟主要是为了“诱致冯国璋”,第二者则谓此举主要是为了动“袁氏旧部”之心,使其“不能为变”,意思就是说一旦反袁成功,中枢空虚,需要以清宗室出长,以使北洋诸将顺服,而此际北洋系中之冯国璋、张勋(均属直系)等人本有复辟之意,正可资为利用,第三者讲的相对更为客观,此事主谋者当为张勋,冯国璋应该涉入较浅。

总之,章太炎三次提及此事,并非随便为之,其意在突出自己不广为外人所知的,在关键时刻拯救民国的行为。

章太炎向岑春煊进言痛批此邀清室成员任为总统之策,固属于高瞻远瞩。此策当然是个极愚蠢的办法,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冯国璋等北洋系核心骨干不会为了复辟而去反袁,而且孙、黄又怎么可能接受岑春煊夹带私货,去拥护清室的溥伟当民国总统呢?

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种拥立清宗室为总统的见解最初竟也与章太炎有几分关系!辛亥革命时,梁启超派遣盛先觉向章太炎致意,盛向章提出:听说您以前曾有“共和政府成立之后,首立清帝为大总统,后再黜而竟废之之议”,不知您现在还持此见么?章太炎苦笑着回答盛:“昔亦诚有是,然今大势已粗定,清廷万无能为力,且革命党势甚嚣嚣,再作此言必大受辱,吾今亦不敢妄谈矣。”[《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册,211页]

虽然章太炎所述此事似未见之于别种史料,但似乎不是一己凭空捏造,而实与清室复辟之历史正合:早在宋案发生之前,张勋已经与溥伟等人谋划1913年4月间“济南复辟”,为袁世凯侦悉而中途破产。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张勋又暗中联络冯国璋等,企图以“按兵不动”的消极态度,“以要袁氏复辟”,因冯不肯合作而告失败。再后来,张勋遂按袁世凯心意而行事,不敢再流露复辟踪迹,世人皆知“二次革命作,(勋)遂率师南下,破江宁,纵兵大掠,袁嘉其功,授江苏都督”。如此说来,如果梁鼎芬、郑孝胥当时确实有此计诓骗神经大条的岑春煊,使其破产的因素一方面是固然由章太炎对岑春煊剖析大势,分解时局而却之,但另一方面也是由冯国璋不肯与张勋同流合作而导致。

章氏作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憎恶冯国璋算不上什么新鲜事。1918年一处演讲中章即说:“冯国璋对于民国,何功可言?张勋复辟,冯氏实亦予谋。以功罪论,对于民国,袁则有功有罪,冯则有罪无功。”(《章太炎讲演集》,67页)但是,硬把冯国璋归为清室复辟派恐怕有所不妥,不要说清室复辟冯不会支持,就算是袁帝制自为,“冯在外,段(祺瑞)在内,同以反对帝制闻”(当然,也有的史料说得更干脆,冯、段同声反对袁氏帝制自为的核心理由是两人均以袁之继承人自命)。

民初史事震荡翻覆,如冯氏领导之直系,在民国初元与革命党大是为敌,反而段派的皖系势力却“促清帝退位,以赞成共和号召天下”,但不久之后,护法运动起,冯国璋主张“和平统一”,对南方政府执行慰抚政策,较之段祺瑞所主的“武力统一”论则要平和许多,更使孙中山一度颇有借“冯段不相能已久”,联冯以分化北洋派之想法。再到后来的1920年代,晚年孙中山却又视直系吴佩孚为仇雠,苦斗不休,号召各省共举“讨伐旗帜”。此中翻覆,读史者非穷心尽力,细致考索,实难以察其全踪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qingchaogushi/2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