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得慈禧欢心,慈禧称他:荣辱忽焉,皆在圣意。不过溥仪称他: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手里!
庆亲王奕是清末政坛常青树,其地位之显赫,除了慈禧、李鸿章和袁世凯,就数到他了。
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后主管外事、海军、财政等重要工作。他能力不高,学问不行,却始终做官做的顺风顺水。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里,奕或为领班军机大臣,或为内阁总理。
(爱新觉罗·奕)
生逢乱世,肩上的担子又这样重,自然忙得四脚朝天。但是庆亲王不但工作时间忙,业余时间更忙。 吃饭、打牌、挣钱这三件事,是庆亲王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耗去了他的大量精力,也耗掉了大清最后一点生机。
请客和吃请是他每天必修课,主题多是庆贺生日。当时成功人士都是老婆一群、孩子一堆,所以庆亲王不是在主办宴会,就是在出席宴会的路上。
然后就是打麻将。为了讨老佛爷喜欢,他竟然把麻将牌引入宫中,手把手地将搓麻技艺推广到人,从宫女到太监,无不乐此不疲。当时大清正是内外交困,慈禧需要舒解心情,所以对麻将引进工作十分满意。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庆亲王不时让他的一个小老婆进宫,不是陪老佛爷、就是陪老佛爷身边工作人员来两圈。这位女士每次进宫陪打,随身带去的银票总是不够输。功夫不负有心人,庆亲王因此不断得到提拔重用。
有人实在看不下去,郑重提出批评意见。慈禧耐心地做人家思想工作:"他啥水平我能不知道吗?但是看来看去,还是他贴心。"说他没本事还真有点儿冤枉,至少他的理财能力几乎是大清第一。
清朝中央政府官员的工资并不高,要想理财,先要解决无财可理的问题。对此,监察部门直指庆亲王细大不捐,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他的生财之道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卖官,他家俨然官帽子专卖店,明码标价,诚实守信,一分钱一分货,买卖好得很。
其中最著名的一单生意,是中层干部段芝贵送上白银10万两,立马就买到了布政使、黑龙江代理巡抚的高帽子。这样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他住的是和的老宅,社会上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庆氏公司总经理!
经过认真调查核实,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庆亲王奕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稍早,简·爱小姐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年收入是30英镑,生活就比较体面了;达尔文买了一幢带花园的豪宅,才花了2000英镑。可见庆总企业的效益有多好!
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庆亲王在理财方面绝对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可谓前无古人,开风气之先。虽然外国银行已经大量进驻中国,但是一来中国人觉得它不可靠,二来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八国联军侵华硝烟未散,中国人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大家耻于与外国人打交道,更愿意到中国人的银行或钱庄存钱。而庆亲王却反其道而行之,格外信任和青睐外资银行,特别是英资汇丰银行,民族金融机构里没有他一分钱!
堂堂大清宰辅绕着本国企业走,真是耐人寻味;庆亲王要是迟生一百年,不是个怀揣外国护照、见首不见尾的裸官,那就怪了!
1912年2月12日,清廷接受优待条件,宣布清帝退位。清帝退位后,奕迁居天津。凭借多年积累的不义之财,奕在那里度过了优裕闲适的6年时光,于1918年病死寓中。奕去世后,其家人请求谥号。末代皇帝溥仪本想给奕谬、丑、幽、厉等恶谥,但最终采纳上书房意见,给了一个密字,意思是让他追补前过,在清代亲王谥号中,密是最差的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