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谢灵运旅游旅出“谢公屐”!

春暖,花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不仅春色关不住,“猫”了一冬的人们的心情也关不住了,欢腾腾地要去大自然里野一把,这不,一到春天,古往今来,都有人在这个季节争先恐后地去当个“驴友”。东晋诗人、“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就是名资深的“驴友”,不仅游山玩水游出了不少好诗,还玩出了不少名堂,为中国旅游事业作出了贡献,比如发明了旅游专业鞋“谢公屐”和动手设计登山服等。《河北青年报》刊载王凯先生的文章称,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到唐朝时还成了时尚品牌。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很多人都计划着出门旅行。提起旅行,人们总会忆起中国历史上那位资深的“驴友”谢灵运老先生。

谢灵运家族是东晋、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江南豪门, 其祖父即是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东晋大将军谢玄谢玄的叔父是曾为相多年的东晋名臣谢安。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王谢”指的就是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由于当时的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王、谢两家都居住于此,其子弟人称“乌衣郎”。

谢灵运出自豪门士族,有一种贵族子弟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从不掩饰对华美生活的喜爱。他的车驾马匹都是上好的,华丽而与众不同;他还喜欢款式新颖裁剪入时的衣服,致使豪门儿郎争相效仿,很长一段时间谢灵运都在引领当地的服饰潮流,堪称是当时时尚界的形象代言人。

鞋底开槽造出“谢公屐”

有钱有闲的谢灵运有一群常常出没山野的隐士朋友,更有充裕的时间去山间水畔行走。他酷爱登山,而且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是个十足的攀岩爱好者。在长期的登山实践中,谢灵运针对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特点,造出两种特殊的登山鞋:上山穿的鞋前掌薄,后跟高;下山穿的鞋前掌厚,后跟低。这样上山、下山都比原来省力多了。

但谢灵运的发明却没有被人们接受,试想,有谁愿意背着一大堆鞋子出去游山玩水呢?后来谢灵运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在原来的鞋子底下开几条槽,再以坚固木料做两排鞋齿,可以横向插进鞋槽。上山时把鞋齿插入后跟齿槽里,使之前低后高;下山时把鞋齿拔出来,插入前掌齿槽里,让它前高后低;在平路行走时则取出鞋齿,前后一般高低,成为一双平底鞋。

经过谢灵运这番改造,效果果然不错,上山、下山、平路都能兼顾,鞋形和原理与当今流行的旅游鞋也大致相同,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专用旅游鞋,后人将其命名为“谢公屐”。到了唐朝,“谢公屐”已成为时尚品牌,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证:“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谢灵运还为自己设计了登山服,那个时代没有专业的登山装备供应商,只好自己动手将衣服宽大的袖口改小,将肥大的裤管改为束脚裤。此时的谢灵运已经成为一个装备充分、真正意义上的“驴友”了,这为他游山玩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有一次他全副武装带数百仆从到一条陌生的旅游线路踩点,由于这片山脉是原始森林,山上到处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老树,他们便一边伐木一边前进,一去几百里一直到了临海郡。当地官员发现了这群在深山老林里悄然行进的人,以为是贼寇来袭,急忙严阵以待,结果却是谢灵运的旅行团,弄得哭笑不得。

公元422年秋,谢灵运被贬出京城到永嘉担任太守。当时的永嘉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温州,风光旖旎。作为一郡太守,谢灵运醉心山水无为而治,天天游荡于奇山异水间,等看完了这轴江南山水,便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nanbeichaogushi/3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