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辽太宗死后被人腌制?他如何死的?

中国人对“死”极为看重,奉行视死如生,“死者为大”。那个时候火葬是特定人群实行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土葬。而且为了让死者到了底下安息,还会陪葬一些随葬品。随葬品除了特定的明器之外,大部分都是死者生前常用和喜爱之物。

秦始皇去世之后,以数量巨大的兵马俑为自己殉葬,想要到了底下也保持自己的权威。汉代皇帝黄肠题凑,随葬品丰富。

因为相信轮回往生,相信人有灵魂,所以古代人安葬都讲究全须全尾。要是有尸首不全,或者尸身受损的都视为不详。就像古代残缺代表太监一样,许多电视剧中就有写许多太监奋斗一生,临死之前心心念念的要将自己的宝贝随葬。希望来世,能够做一个健全的人。

中国人对“死”和“躯体”的看重古来有之,而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死后被自己的部下腌了。

一般人都不希望自己死后被如此对待,更何况是一位皇帝。他的部下到底为何要将他的尸体作出如此处置呢?

得到这样对待的皇帝,就是辽国的第二任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是一位攻击性很强的皇帝,继位之后大部份成就都在军事上。特别是他对后唐后晋的掌控,十足武功。

石敬瑭后唐肱骨大臣,深受李嗣源的重用。不过随着地位的提升,权利的增大,石敬瑭也有了不小的野心。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

李嗣源去世之后,皇位传到李从厚手里,也就是后唐闵帝。李从厚继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权利,削弱节度使,于是下令将石敬瑭、李从珂两位位高权重的节度使对调。

李从珂不满,于是发动兵变,杀了李从厚,自己当了皇帝,是为后唐末帝。石敬瑭和李从珂最开始就不对付,李从珂继位之后,更是对石敬瑭十分忌惮,想方设法的削权。

石敬瑭知道自己怎么做,李从珂都不会满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与辽国暗中联系。耶律德光出兵助他攻占后唐,而石敬瑭则奉耶律德光为父。通过辽军的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

石敬瑭去世之后,其子石重贵继承皇位,成为后晋的第二位皇帝。石重贵比自己的父亲高傲,他不愿意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卑微的臣服于契丹。所以他后来与辽国割裂,不再每年老老实实的进贡。

这事儿惹恼耶律德光,亲自带兵打入后晋都城,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耶律德光想在这儿站稳脚跟,进而一统中国。不过可惜的是,因为他铁血残酷的统治,反倒遭来中原百姓的不断反抗。辽军陷入困境,选择班师回朝,离开中原。回京途中不幸生病,高热不断,在胸口和腹部放了冰块也无法降温,最后在栾城去世。

路途遥远,又不可能将辽太宗就地埋葬,必须运回北方安葬。为了防止尸体腐败,于是用盐渍腌耶律德光的尸体。据说为了更好的保证尸体不腐败,耶律德光的内脏都被掏空了。

若是耶律德光以仁政安抚中原百姓,不放纵契丹士兵打谷草,劫掠百姓,遣各节度使治理各镇,他根本不会落得狼狈回国的地步。也许就不会在途中病逝,死后尸体也不会遭到如此对待。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uangdigushi/4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