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颁布罪己诏?他知道刘据冤死为何不善待其后人刘病已?

千古一帝汉武帝,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汉武帝这一生,前半生励精图治,意气风发,后半生却穷兵黩武,留下了巫蛊之祸这样的污点。
  好在,他敢于直面自已的过失,重拾汉初的息兵养民、轻徭薄赋的国策,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那场巫蛊之祸,至今看来,仍然令人胆颤心惊,牵连之广,影响之深,实属罕见。
  早年,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刘据仁德,朝中为人宽厚地臣子大多依附于他,而奸邪的臣子则大多结党,站在了刘据的对立面,处处找机会诋毁刘据。
  有一次,刘据进宫谒见母亲卫子夫,母子俩很久没见,就多说了会话,黄门苏文见此便向汉武帝打小报告说:“太子调戏宫女。”没想到的是,武帝没有一点生气的迹象,反而大气的把太子宫中的宫女增加到二百人。
  还有一次,武帝患病,派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回来说:“太子面带喜色。”
  武帝沉默不言,太子进宫以后就注意观察其神色,见太子脸上有泪痕却强颜欢笑的模样,瞬间明白是常融再挑拨离间,事后他就处死了常融。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太子屡屡被小人诬蔑构陷,虽然武帝对他信任有加,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父子之间难免生出几分嫌隙,没有往日那般亲密无间。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像太子这般仁厚之人,最见不得的就是小人奸臣了,所以得罪了很多人,江充就是其中之一。
  巫蛊之祸最初是朱安世在狱中上书诬告丞相之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公孙贺父子都死在狱中。
  然而,这场灾祸才刚刚开始,公孙家族一倒,太子刘据失去了仅有的外家庇护,诸邑公主、阳石公主都以巫蛊之罪处死,卫青之子卫伉及卫长公主之子曹宗亦在连坐之内。
  后来武帝游幸甘泉宫时生病,江充欲除太子,便谎称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武帝就把这件事交给江充查明。
  江充指挥巫师四处掘地寻找木偶人,终是在太子东宫挖出了桐木人偶。
  太子刘据惊惧万分,他没做这件事,却又找不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且还一直得不到武帝在甘泉宫中是否安好的消息,便只能采纳石德的建议,先矫诏抓了江充等人,查明真相。
  刘据起兵斩杀江充,但从江充身边逃走的人却跑到甘泉宫,告诉汉武帝太子刘据谋反了。
  武帝不信太子谋反,派使者召太子来甘泉宫觐见。使者怕死,没入城就回来了,还言之凿凿地说太子确实造反,武帝这才深信不疑,并派兵镇压。太子兵败后,不忍被捕受辱而自杀。
  太子死后,武帝杀了太子的妻儿亲属,太子宫只有太子的孙子刘病已活了下来,此后的几年,刘病已被收系在长安的府邸中临时设置的官狱里。
  后来,汉武帝在遗诏中提到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自此之后刘病已的皇族身份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武帝明明早就知道卫太子刘据是冤死的,也深感后悔,建立了思子宫,为何他生前却不善待刘据仅存的血脉刘病已呢?
  想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吧。一方面,刘病已是刘据的孙子,也是刘据唯一存活下来的后人,武帝对刘据心有愧疚,他一看到这个孩子,就会想起刘据,所以才不愿意听到刘病已的一切消息,不忍相见。
  另一方面,古代讲究君臣父子,武帝和刘据既是父子更是君臣,不论刘据冤不冤,他都与武帝兵戈相向了,这就是大逆不道。
  作为父亲,武帝可以思念这个儿子,但作为皇帝,他却不能说刘据真的没错。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知道武帝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小儿子刘弗陵,所以他就更不可能对刘病已这个前太子的后人有过多的关注了,为了把江山完完全全地交给刘弗陵,他绝不可能把刘病已再扶持起来与儿子争权的。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uangdigushi/4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