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边事之策:和亲匈奴,海内渐安

“和亲政策”的治国策略,使得汉朝边境得到了安定,也使得大汉江山得到了维护,但这只是一个暂时性的决策,一旦时机成熟,大汉王朝必定反击。
   匈奴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长期在中国北部的草原、沙漠地区游弋,过着粗放的游牧生活。秦王朝时期,蒙恬率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黄河以南的 土地,并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南下入侵。匈奴部族的老酋长名叫头曼,他是一个非常粗犷的人物。他的前妻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冒顿。后来,头曼又喜欢上了另一 个年轻的姑娘,并生下了一个幼子。头曼日益衰老,对后妻和幼子也就越来越疼爱。时间长了,头曼打算把酋长的位置传给幼子,但又怕长子冒顿不答应,于是头曼 想借他人之手除掉冒顿,就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冒顿刚到月氏,狠心的头曼就发兵攻打月氏,希望月氏迁怒于冒顿而杀死他。冒顿机敏果敢,他察觉到了父亲的 意图,就趁着天黑夺取良马逃了出来。头曼见冒顿安然返回又惊又喜,认为儿子很有胆识,并把一部分部众分给他。但是冒顿却不肯原谅父亲,他表面上很温顺,内 心却对头曼恨之入骨。后来,他将鸣镐射向了自己的父亲,并把继母与弟弟除掉,宣布自己继任“单于”。
  末年,当汉军与楚军于荥阳相持不下的时候,匈奴族却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并且利用内地的分裂混战局势,不断地侵扰内地,给中原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中原地区的富庶对寒冷荒凉地带的游牧民族来说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冒顿的势力壮大之后,就接连不断地开始了向汉朝的进攻和骚扰。建国后,将韩王信迁徙到代国,建都于马邑。匈奴大军包围马邑,韩王信因受到汉王朝怀疑,害怕遭到诛杀,率众于马邑投降匈奴。
  刘邦不能忍受这种侵略,于公元前200年,乘着刚刚击败、统一中国的余威,亲自率领大军向匈奴进攻,结果在白登被冒顿团团围住,险些被俘,后来采用了贿赂单于妃子的方法才得以突围逃命。
   刘邦苦于国家刚刚建立,无法与匈奴争雄,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大臣娄敬向刘邦建议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单于,实行和亲政策。娄敬认为当前汉室刚立,不 能跟匈奴汗国作战,冒顿单于弑父杀妻,蛮横至极,降服他的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公主嫁给他,多给他金银财宝作为安抚。娶了汉朝公主后单于自然就成为汉朝的外 婿,将来公主生孩子,继任单于更成为汉室的外亲成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战争了。刘邦觉得有道理,就想把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吕后听说后,坚决不同 意,反复地劝诫刘邦,刘邦也不敢太违背了妻子的意愿,就把一位宗室的女儿封为公主,嫁给了冒顿。
  与匈奴开始和亲以后,双方“约为兄 弟”,西汉政府除了汉宗室女子嫁给匈奴单于外,每年还要送大量财物给匈奴。在武帝以前的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期间,汉朝在同匈奴的关系上,一直是奉行刘 敬(即娄敬,因建议定都长安有功,被刘邦赐姓刘)为汉高帝所制定的“和亲”政策,以妥协的方式来减缓匈奴在北部边境上所造成的危害。这种“和亲政策”具有 屈辱性质,双方是不平等的,而且这种政策的实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这也决定了这种政策的暂时性,一旦条件成熟汉朝一定会惊醒反击。 到时,随着条件的成熟,汉朝相继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匈奴作战,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之后,一直到汉元帝时才又一次实行了“和亲政策”。 从历史意义来看“和亲政策”的实施使汉朝边境获得了相对的安宁,也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团结与和睦,维护了大汉江山社稷的利益。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4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