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争太子:母为子争,明暗相斗

封建统治家族在利益争夺上,明争暗斗是常见的,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手足相残,骨肉相煎。
  封建时代,太子的废立将导致统治集团 权利的重新分配,各种矛盾可能在此时突然爆发,所以这是君主政体最薄弱、最危险的环节。景帝从登基那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身后的储位问题,他一生共有 13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嫡出。原来,景帝的正妻薄皇后(薄太后的娘家孙女,在景帝做太子时由薄太后指定包办的)始终未生一男半女,这便引起了宫廷内部觊觎 储位的各方势力激烈的明争暗斗。明争的主要是窦太后,一心想立幼子梁王刘武为太子。暗斗的是后封为皇后的王夫人,想立自己的儿子刘彘为太子。
  窦太后(公元前?—前135)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吕后时被入选进宫。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窦姬被选中去了代国。代王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和刘武。
  刘恒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去世。等到刘恒成为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这样在文帝即位不久,窦姬就被封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女儿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
  窦太后生大儿子刘启时难产,差点要了窦太后的命。为此,窦太后不太喜欢大儿子刘启而喜欢小儿子刘武,对他宠爱有加,并认为刘武不仅谦德谨让,孝道为先,而且有雄才大略,以后能安邦定国。等刘启做了皇上以后,窦太后就非常希望刘启能同意百年之后由弟弟梁王继承皇位。
   窦太后把这个意图当面告诉了景帝。景帝非常孝敬母亲,为了不伤母亲的心,就说:“等和大臣们研究以后再做决定,我没什么意见。”后来,景帝在一次朝会上 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大部分臣子表示不赞成,都认为应该传位给景帝自己的儿子。散朝后,景帝很无奈地对母亲说:“这事先放放再说吧,我尽量满足您的意思。”
   在七国之乱爆发前夕,梁王刘武作为诸侯王由封国入长安。当时还没有立太子,在款待梁王的宴会上,大家都很高兴。出席宴会的有景帝、窦太后、梁王及 一些大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景帝双手搂住梁王,嘴里念念有词:“我千秋万岁之后,将皇位传于你。”梁王心里明白这是景帝一时说的醉话,但心中还是暗暗 庆幸,他认为君无戏言,而且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听到了。窦太后听了自然很高兴,错误地以为这是景帝为立刘武为储王而在大臣之间做政治铺垫。这时窦后的从侄窦 婴(大将军,封为魏其侯)一本正经地说:“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景帝便起身看了窦婴一眼,接着眼睛半睁半眯,默然无 声,装着喝醉的样子,身子摇晃、站立不住。结果,这事又不了了之。窦太后由此对窦婴心生憎恨。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十一月,景 帝废掉了七国之乱后所立的太子刘荣,窦后一见机会来了,又劝景帝立梁王为储。还有一次,窦后、景帝、梁王三人在酒宴上,窦后以殷代兄弟相传的例子告诉景帝 一定要把皇位传给梁王。景帝答应了,酒宴结束,汉景帝专门召集大臣们继续商议这事,袁盎就讲了春秋时代宋国哥哥把皇位传给弟弟,最终酿成内乱的史实,希望 景帝能够引以为戒。后来,袁盎亲自拜见窦后,把春秋时代宋国的故事重复了一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窦后才最终取消了以梁王为储君的念头,并且让梁王回到 封国。窦后在梁王立储这件事上干政,以失败告终。
  暗斗的主角是的母亲王夫人(后封为皇后)。王夫人,槐里(今陕西兴苹县境)人,父王仲,生母为臧儿。兄弟王俗、田鼢、田胜,妹王殉。王夫人曾嫁人并生一女名金俗,其母下其富贵,遂将王夫人姐妹一人送进刘启的太子宫。
  王夫人入宫后给刘启生下4个孩子,一龙三凤,前3个均是女孩,分别被封为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而龙胎,就是后来著名的汉武帝刘彻
  刘彻本名刘彘,虽是汉景帝的儿子,但他既非长子,母亲也不是皇后,太子之位落到他头上,完全是宫廷斗争的结果。
  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生有一女,姓陈,小名阿娇。刘荣被立为太子后,馆陶公主就去和刘荣的母亲栗姬商量,想亲上加亲,把阿娇许配给太子为妃。没想到竟遭栗妃的一口回绝,馆陶公主又羞又怒,从此与栗姬结下了怨恨。
  王夫人机敏圆滑,趁机就凑了过来,当馆陶长公主刘嫖想将比刘彻大四岁的女儿阿娇许配给刘彻时,刘彻之母王夫人见长公主地位崇高,在窦太后跟前说一不二,就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从此两个女人结为一党,王夫人答应让儿子刘彻将来娶阿娇为妻,馆陶公主则力争废刘荣而立刘彻为皇太子。
   一次,馆陶公主带着阿娇进宫觐见景帝,正好王夫人和刘彻也在,馆陶公主就问刘彻:“儿愿娶妇否?”刘彻笑笑不回答。馆陶公主故意指着一名宫女问:“此等 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摇头不悦。再问:“阿娇好不好?”刘彻回答说:“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藏之。”这就是“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自从景帝答应了刘彻和陈阿娇的婚事,馆陶公主便开始起劲地在景帝和窦太后面前诽谤栗姬心狠手辣,不让她做皇后(皇后薄氏因无嗣被废)。景帝听后,大为惊怒,怕又要重演吕后谋害戚夫人的悲剧了。于是决定废黜栗姬和太子刘荣。
  景帝七年(前150)正月,废刘荣为临江王。当年四月,封王夫人为皇后,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隔了不到两年,刘荣在临江封国内因为侵占文帝庙址造宫殿,被告发后捕入长安,他受不了酷吏的折辱,自杀身亡了。
  太子是仅次于皇上的第二号人物,因此太子的立废牵动着整个国家的视线,也是统治集团内部明争暗斗的集中体现。刘荣的立与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2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