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侄为嗣:新旧外戚较量的结果

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度,国不可一日无君,汉哀帝以成帝侄子的身份入继大统,是新旧外戚较量的结果,也为其后的皇朝之争埋下了伏笔。
   汉成帝无子,继嗣不立,这是人心浮动的一大问题。为了安定人心,西汉统治集团的最高决策层,惟一的念头就是让汉成帝赶快把皇位继承人确定下来。元延四年 (前9年),年过40的汉成帝自知生子无望,精心安排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以朝贺的名义来到京城,准备从中确定一人为继承人。
  汉元 帝一共有三个儿子: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即汉成帝入继大统;傅昭仪的儿子刘康被封为定陶王;冯昭仪的儿子刘兴被封为中山王。元帝死后,傅昭仪随儿子刘康到了定 陶国(今山东定陶),称定陶太后;冯昭仪也随儿子刘兴到了中山国(今河北定县),称中山太后。这时刘康已死,继承定陶王位的是他的儿子刘欣
  奉成帝诏命来京时,刘欣已经17岁了。傅太后对这次朝贺的目的与意义早已心知肚明,她事先就做了精心的安排,并且亲自随同赴京。
   定陶王刘欣来京朝贺,傅、相和中尉三位高级官员一路陪同;而中山王刘兴的身边只有傅一人。汉成帝有些奇怪,就先问定陶王刘欣:“为什么带这些人来京?” 刘欣回答说:“律令规定:诸侯王入朝,可以由其国二千石的官员随从,所以他们全部跟我来了。”汉成帝让他背诵《诗经》,刘欣不但背得熟练,而且还能很好地 解释其意。
  第二天,汉成帝又问中山王刘兴:“为什么你只带一个人来京朝贺?”可中山王却一脸疑问,不知如何回答。让他背诵《尚书》, 刘兴不但背不熟练而且中间部分还不会,解释就更不用说了。最后成帝与他共餐,成帝都已经撂筷了,刘兴还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一点礼节、时务都不懂,好容易 吃饱了,起身下去时,袜带松开了,自己还不知道。
  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成帝更加确定定陶王刘欣具有承担大任的能力,而中山王这位老弟实在不才,所以他对这位侄子格外亲热。
   实际上,为定陶王刘欣说好话的还有汉成帝所宠信的赵昭仪和掌握朝政大权的皇舅王根。刘欣的祖母傅太后,是一个久处深宫、饱经风霜的女人,深谙最高层中的 玄机。她手中握有大量的黄金和稀世珍宝,又深谙世态人情,此时正秘密地进行走后门活动。她瞄准了姐妹和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她所准备的让人心动不已 的大礼,果然奏效,三人分别痛快地便答应了。于是,他们在成帝面前不遗余力地吹捧定陶王。
  西汉陶塑舞女俑汉成帝为侄子刘欣举行了象征 成人的冠礼,又暂时把他送回定陶。第二年,绥和元年(前8年)二月,汉成帝召集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等人会集皇宫,讨论定陶 和中山二王谁作为皇帝继嗣最好。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支持刘欣为王的有翟方进、王根、廉褒、朱博等,他们认为皇上兄弟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而 支持刘兴为王的只有孔光一人,他认为立嗣以亲,应该看重血缘关系的亲疏,中山王刘兴是先帝的儿子,是皇帝的亲弟弟,要比兄弟之子的血缘更近。最后,汉成帝 正式收刘欣为养子,立其为皇太子,并派人迎接定陶王入长安。
  按照传统的宗泫制度,一旦入继大统,就是别人的儿孙,对亲生母必须斩断亲 情。但是皇太子祖母、生母和王太后等人的关系如何处理是新的矛盾,这也为汉哀帝时期皇朝之争埋下了伏笔。刘欣立为皇太子仅一年,汉成帝就“龙驭上宾”了。 20岁的刘欣登上皇帝宝座,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尊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立王妃傅氏为皇后,历史上称为汉哀帝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2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