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杀掉卫青所有亲人?

  卫青本来是平阳长公主府中的一名骑奴,但因为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因而被汉武帝所器重,卫青多次攻打匈奴有功,被封为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他的封邑按《史记》所记载有一万六千七百户。

  而按《汉书》记载有两万两百户和三万户两种,但不管怎么样都很多,要知道汉初列侯中万户侯的只有萧何曹参两个人,而这两个人也是一万户出头,可见卫青的功劳有多大了。

  不仅卫青自己封侯,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也同时封侯,另外再加上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封侯了,卫氏一门五侯,可见卫青是多么的厉害。难能可贵的是,卫青这个人为人处事方面都十分低调。

  苏建苏武的父亲)就曾经劝卫青像战国四公子养一些门客,用来提高自己的名声,但是卫青认为此举会遭至汉武帝的不满,比如以前的窦婴和田蚡就是这样的,惹得汉武帝十分不高兴。

  卫青虽然是外戚,功劳也大,地位也高,但是对朝中的士大们都彬彬有礼,对将士们也十分厚待,朝中对卫青的评价也十分之高。卫青后来还娶了平阳长公主,卫青最后死于公元前106年。

  题中所说的卫青所有的亲人都被杀,这个是不对的,因为卫青只有长子卫伉在巫蛊之祸的时候被杀,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并没有被杀。

  公元前91年,也就是卫青死后十五年,汉朝发生了巫蛊之祸,而这个巫蛊之祸为什么会发生呢,主要还是汉武帝这个人有关系,因为他老担心有人要害他,另外卫子夫也渐小轿车失宠,卫青也死得早,卫青的一些亲人死于这场巫蛊之祸。

  包括卫青的姐夫公孙贺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的长子卫伉

  卫青在元封五年(前106年)去世,葬于茂林东北,谥号“烈”。

  说卫青死后,汉武帝杀掉卫青所有亲人,当然无可避免要牵扯到巫蛊之祸。在这场政治事件中,卫青的姐姐死了,外甥一家团灭,只剩下个孙子,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汉武帝忒不厚道,卫青征战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人一死,他就过河拆桥了。

  但是巫蛊之祸发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此时卫青已经去世很久了,而且汉武帝没有杀掉卫青所有亲人!

  卫青的儿子中,只有长子长平侯卫伉才受巫蛊牵连坐诛,但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

  当然,汉武帝作为皇帝,猜忌之心肯定是有的。卫青在漠北之战中虽然没有霍去病的战功卓著,但也打的匈奴大败而逃,但是此次汉武帝对卫青的部下却没有赏赐,对霍去病及其部下则大加褒奖。

  显然这是汉武帝故意冷落卫青,因为卫青是太子的舅舅,卫子夫又是皇后,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汉武帝有必要削弱外戚的权力。

  在元鼎五年征伐南越国的时候,由于列侯无人响应从军赴南越,汉武帝削掉了106名列侯,卫青的儿子卫不疑和卫登都在此列,此时卫青还在世。

  但等到巫蛊之祸,卫青死了十几年了,太子和皇后都死了,卫氏想走外戚之路也走不通了,汉武帝没必要灭掉卫氏家族,所以除了被卷入巫蛊之乱的卫伉被杀,其他人都没事。

  不过卫青一生谨小慎微,为人宽厚,从不擅弄专权,卫家在其死后依然难逃衰落。令人唏嘘啊。

  卫青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智勇双全,战功赫 赫,官拜大司马,后加授常置大将军,可着戎装面圣,权倾朝野,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外甥霍去病封狼居胥;其姐卫子夫贵为皇后,卫家又一门五侯,势力如日中天,声望达到巅峰。然万事万物,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卫家掌握军中大权,功高盖主,引汉武帝猜忌:他觉得皇权受到威胁,担心自己死后,外戚专权,成了卫家的天下。因此卫青在世时,汉武帝未采取行动,反而加官进爵,是担心逼急了卫青造反。汉武帝老谋深算,静待时机。

  卫青死后,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此案扑朔迷离,牵涉者众多,社会影响深远。汉武帝不辨真假,下令严办。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被赐死;丞相公孙贺被灭族,阳石公主,诸邑公主被牵连致死;汉武帝借此案新账旧账一起清算:杀了卫青所有亲人——这是电视剧《汉武帝》里情节,不是正史,里面有编剧加工创作的内容,便于吸引观众,进行商业炒作。

  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因此案卫青长子卫伉被杀,二子卫不疑,三子卫登只是在云鼎五年被削爵位,霍去病的兄弟霍光依旧为官。卫青第三子卫登后代还受三帝(汉宣帝汉成帝汉平帝)恩赐,封赏。只不过此案过后,卫氏家族盛极而衰,家道中落。

  作者点评:历史就是舞台:你方演罢,我方登场

  千年一梦,换了多少朝代!人人都是历史的过客!人生就是一场戏:有生死离别,身世浮沉;

  大浪淘沙,淘尽多少英雄!而今天的我们,只是看客,只须坐好看戏,无须替古人担忧为古人落泪……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2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