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为何刺杀卫青?而李广的儿子因为李广去刺杀卫青,这不得不让人千古哀叹,时期的三大名将在这一些列的纠葛中,归于尘埃。
刺杀大将军案:李敢刺杀卫青原因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底的一天,长安城大将军府里传出了凄厉的叫声。
“有刺客!”侍卫武士们奋勇跑去,惊讶地看到大将军卫青正和年轻的李敢扭打在一起。李敢手持利剑,卫青死死握住他的手,前胸有一处伤口在冒血。
侍卫们愣了一会儿,赶紧七手八脚地把李敢拉住。几个侍卫夺下他的利器,其他人拉开他和卫青的距离,还有人在旁边好声相劝:“小爷,你这是为何啊?快快住手。”李敢挣扎着,骂不绝口:“我要杀死卫青!”卫青被众人扶坐下去后,指指李敢,欲言又止。
这个行刺大将军的李敢是谁?侍卫们为什么对他这么客气?这个李敢可不是一般的刺客,而是当朝的关内侯、郎中令,还是刚刚死去的一代名将李广的儿子。李敢曾随父亲征战疆场,也曾随霍去病出击左贤王,力夺匈奴左贤王的鼓旗,斩首众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年纪轻轻就成了朝野中惹人瞩目的一号人物。侍卫们哪敢对他不客气啊?
李敢出身清白,前途光明,为什么要刺杀大将军卫青呢?
李敢行刺是为父亲李广报仇,他认定卫青害死了父亲。
这一切还得从当年发生的一件大事说起。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战役,倾全国之力希望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朝野上下对这次战役精心策划,由卫青、 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经过多次交手,匈奴早已不是西汉帝国的对手了,所以此战的胜算很大。
李广对这次战役寄予了厚望,准确地说他把一生的抱负和追求都押在了这次战役上。
每一个战士都希望建功立业,希望能封侯拜将。李广也一样。他威名很盛,资历很深,身经百战,却一直没有实现封侯的夙愿。李广有纵横疆场、杀敌封侯的能力。他出身将门世家,从小箭法出众,加上身高过人,有猿猴一样的长臂,是名武艺高超的善射武士。唐代诗人卢纶在《塞23 下曲》中形象地描绘了他的风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公元前165年,匈奴大举侵扰边关,李广和堂弟李蔡参军杀敌。此后除了一度参加平定七国之乱外, 李广一生都活跃在西汉与匈奴的战场上,大小近百战,杀敌无数。匈奴人敬畏地称呼李广为“飞将军”。但是李广对武艺过于自信,变得自负了。两军对垒时,李广 要求自己射杀敌箭无虚发,常常是策马冲锋,不进入敌阵数十步距离之内不发弓,箭一离弦必有一个敌人应声倒地。李广的行为不免带有自我炫耀和逞强的意思了。 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常常招致敌人的围追和同僚的非议。
如果仅仅是喜欢表现个人英雄主义,李广还不会得罪朝廷的衮衮诸公。问题是李广在政治 上极不成熟,被朝廷许多高官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比如在贪腐成风、浑浑噩噩的官场中,李广洁身自好、励精图治。他平时爱兵如子,打仗时身先士卒,深得官兵 的爱戴,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坚持与官兵一起吃大锅饭。李广一生担任高官四十多年,死时家无余财,都花在军队上了。又比如李广厌恶制度,信奉自由放任的管 理思想。在军队管理上,李广很宽松,行军时不列队,驻扎时不设岗,平时基本不训练,不重视部队的补给和辎重,军队纪律也很差。而且对军队繁琐的文件和会议 制度特别反感,在军队里一律简化文案。汉军士兵都喜欢归入李广的麾下,都愿意跟随李广死战。然而,李广这一套显然不对朝堂衮衮诸公的胃口。